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心理学学硕知识点:自变量及其操纵”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自变量及其操纵
1.含义:自变量是指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又叫刺激变量、独立变量。
2.种类:作业变量、环境变量、被试变量
(1)作业变量:也叫课题变量,作业是指实验中被试的任务或者实验中所呈现的和被试任务有关的某种刺激,如迅速呈现的字母串、错觉图像等(呈现这些刺激时要求被试做出特定的反应)。把这些任务的任何特征作为自变量来操纵,这样的自变量就是一种作业变量。
(2)环境变量:当被试进行某种作业时,如果改变实验环境的任何特性,那么改变了的环境特性就是环境自变量,如实验室的照明情况或噪音强度都可以作为自变量加以研究。
(3)被试变量:可能影响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的被试的特性因素称为被试变量,如被试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智力、受教育水平,对此类自变量只能进行选择,而不能随意改变。
(4)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主要包括实验指导语造成的、暂时的被试差别,和药物、醉酒或催眠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其特点是作用时间比较短暂。
3.操纵
(1)对自变量下操作定义指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时间、现象和方法对自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
(2)确定自变量的各个水平指自变量的取值(或操纵结果),取几个值就意味着自变量有几个水平。
(3)校准测量自变量的仪器。
(4)控制刺激呈现方式。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心理学学硕知识点:自变量及其操纵”,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