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21考研【毛中特】知识点全面强化专题共分为14个章节,每个章节又分为2-3个小节。每天赵宗元老师会为大家总结一个小节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过来按时打卡,还有定时小礼品相赠哦!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依据
01
考点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时代特征
认清中国国情,是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1)近代中国国情
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
02
考点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是基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二是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需要,以及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道路和模式无法指引近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斗争的发展,迫切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来看,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