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01
考点一: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2.社会主义本质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意义。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答案见下期文章
02
考点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上部分)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明确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3.党的基本路线
(1)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及科学含义。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3)党的基本路线的意义。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
(4)党的基本路线的充实和发展。
党的基本路线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党的十七大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1)是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怎么办——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一,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第二,发展要抓住机遇。
第三,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
答案见下期文章
答案见下期文章
答案见下期文章
电话:17719868776;微信:17719868776
总部地址:郑州花园路与东风路正弘城南塔2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