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教育专业硕士备考: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相关内容,为报考教育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帮助。更多有关教育学综合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答】(1)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活教育”思想,由“活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和教学论构成。
(2)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①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一个人,要热爱人类,热爱真理;做一个中国人,要爱自己的国家与同胞,团结国民,为国家兴旺而努力。
对于“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则赋予它五个方面的要求:a.要有健全的身体;b.要有建设的能力;c.要有创造的能力;d.要能够合作;e.要服务。
“活教育”的目的论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现代中国人,表达了陈鹤琴对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变革的追求。
②课程论。
陈鹤琴反对传统的将书本看作唯一教育资料的做法,明确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所谓“活教材”就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但他并非绝对强调经验,决然否定书本。
“活教育”课程论追求完整的儿童生活,教学组织形式打破惯常的学科中心体系,采取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和生活特点的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体系——“五指活动”,即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文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
③教学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活教育”的出发点。它强调的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
特点是:a.强调以“做”为基础,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b.儿童的“做”带有盲目性,需要教师积极正确的引导。
陈鹤琴还归纳出“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批评研讨。
(3)意义。“活教育”思想是一种有吸收、有改造、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在吸取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时,也考虑到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国情,对中国的现代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教育专业硕士备考: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