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教育专业硕士备考: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的途径"相关内容,为报考教育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帮助。更多有关教育学综合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的途径
【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各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专题训练。一般由判断鉴别、训练策略、反思体验三个基本环节构成。
(2)咨询与辅导。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辅导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提供心理上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处理问题,发展潜能,使其获得自助能力与意愿,克服困难,增强与维持自身的心理健康,以便在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3)学科渗透。指教师在进行常规的学科教学时,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教育专业硕士备考: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的途径",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