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教育专业硕士备考:德育过程及其规律"相关内容,为报考教育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帮助。更多有关教育学综合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德育过程及其规律
【答】德育过程即依据德育目标,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将经过选择的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素质结构,并使之发生所期望的整体性变化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①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和交往中能动地实现的。
②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教师必须设计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实现品德内化。
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和交往。
(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学生的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组成,所以德育过程就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道德认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同时也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基础;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道德意志既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又是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动力条件;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学生思想面貌和道德品质的外在标志。
这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品德的发展。德育不但要注意全面培养还要有针对性。知、情、意、行如果发展得不平衡,就会导致各因素之间不协调或者严重脱节。
(3)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一方面,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又是学生品德发展过程的重要标志。德育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期望、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以便能够在德育过程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培养自身品德中的主体作用。
(4)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德育的过程就是要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教育专业硕士备考:德育过程及其规律",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