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教育学知识要点:明朝的文教政策与官学体系”相关内容,为教育学学硕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311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24考研教育学知识要点:明朝的文教政策与官学体系
明朝的文教政策与官学体系
1.文教政策
明初统治者制定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广设学校,培育人才;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为了加强文化专制,做法有:推崇程朱,删节《孟子》;严格管理学校,禁止学生议政;屡兴文字狱。
2.官学体系
明朝官学按其设置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类。中央设立的主要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武学等。地方设立的主要有府学、州学、县学,都司儒学、行都司儒学等,此外还有武学、医学、阴阳学和社学等。在教育行政管理方面,国子监同时又是明朝最高行政管理机关,长官为祭酒,司业为其副,主管中央官学的政令。地方教育行政机关,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各直省设置儒学提举司。
特点:第一,作为最高学府的国子监有许多新发展。第二,地方官学得到空前发展。不仅按地方行政区域设学,而且也按军队编制设学,还在全国谷物财货集散地和土著民族聚居地设学。第三,社会制度更趋完善。第四,形成从地方到中央相衔接的学制系统,形成了社学—府、州、县学—国子监三级相衔接的学校教育体系。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教育学知识要点:明朝的文教政策与官学体系”,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教育学学硕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