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5考研中医综合知识小结:四气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4-11-23 13:54:06  |  关键词: 中医中的四气都有什么 中医学四气是指

  •  
  •  
  •  

25考研中医综合知识小结:四气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5考研中医综合知识小结:四气”相关内容,为中医综合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中医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25考研中医综合知识小结:四气

  四气

  一、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此外,在寒热温凉之外,还有“平性”,“平性”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

  二、确定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即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础。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石膏,板蓝根;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

  三、所示效用

  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一般来讲,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的作用,性属寒凉,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作用,性属温热,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注意:应用药物必须对证,如不对证,药物的偏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温热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四、具体表述

  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在具体表述时,除上述五种外,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平而偏凉、平而偏温等予以区别,是对中药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五、阴阳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六、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辨证用药

  1.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的药物:寒证→热药;热证→寒药

  2.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的药物。

  大寒证(亡阳证)→大热药(附子、肉桂)

  微寒证(脾胃虚寒证)→温性药(煨姜)

  3.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

  4.真寒假热,用热药,真热假寒用寒药,必要时加以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例题:

  1、不属于温热药所示的效用:

  A、温里散寒B、回阳救逆C、补火助阳

  D、温经通络E、凉血解热毒

  答案:E

  2、药性寒凉的药物具有的功效有:

  A、补火助阳B、回阳救逆C、清热解毒

  D、凉血止血E、清热泻火

  答案:CDE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5考研中医综合知识小结:四气”,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中医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