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026年教育专业硕士备考练习: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5-01-15 15:14:05  |  关键词:

  •  
  •  
  •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教育专业硕士备考练习: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相关内容,为教育学专硕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333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点击领取考研备考资料

  我国教育目的总的精神是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主人。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现代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基本点主要包括:

  1.强调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我国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一基本规定却始终没有变。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即教育所造就出来的人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人才。要坚持培养劳动者观念;坚持全面人才观念;坚持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观念。

  2.坚持要求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

  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力、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几个方面的发展。

  (1)智的发展,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提高与自然、与社会交往的能力。教育目的表述中所说的“有文化”实际上指的就是智的方面的发展。

  (2)德的发展,在教育学里包括道德品质,还包括思想观点、政治态度,主要是使受教育者能够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目的表述中所说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献身精神”、“科学精神”都是德的发展的要素。

  (3)美的发展,包括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及高尚的审美情操的发展。

  3.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

  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这里强调的是强调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创新精神和超越精神。

  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二者并不相互排斥。教育目的作为社会对其成员的质量规格需求的反映,无疑要有统一的标准,但统一性不等于排斥个性的自由发展。我们的教育无疑要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但社会化并不排斥人的个性化。

  必须指出,我国教育目的所说的独立个性是全面发展的独立个性,所说的个性化是与社会同向度的个性化。所说的自由发展是与社会同向度的自由发展。并不赞成与社会利益、社会秩序背道而驰、为所欲为的个性。应该认识到,人的独立个性的发展,是受教育者高层次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形成使命感、事业心、创造性的源泉。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各项改革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调动、发挥人的主体性和社会主义积极性。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教育改革及其他各项改革的深化,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必将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占有更突出的地位。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6年教育专业硕士备考练习: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教育学专硕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