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5考研教育学知识归纳:发展过程”相关内容,为教育学学硕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311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25考研教育学知识归纳:发展过程
发展过程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X:2007)
1868年俄国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年俄国卡普捷列夫出版了俄国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1903年,桑代克(美)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科学教育心理学创立的标志;1904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和《个性差异及测量》。
这一时期形成了学习理论的两大流派: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
我国最早的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译的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末)
20-30年代,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的相关内容,并把学科心理学作为自己的组成部分;维果茨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布隆斯基:强调儿童的个性乃“心理、生物的统一体”;鲁宾斯坦:认为心理与活动是统一的,主张心理在活动中表现并形成。
40年代后,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他重视潜意识和意识问题的研究,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50年代后,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也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一时期主要研究领域是心理理论,但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杜威“从做中学”提倡发展实践活动,倡导儿童中心运动;维果茨基提倡,教育心理学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提出文化发展观和内化说。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这一阶段注重结合教育实际,为学校教育服务。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赞科夫“教学与发展”的实验研究出版了《年龄与教育心理学》;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的获得与保持的进程;加涅系统总结了已有的学习研究成果,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并阐明了不同类型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重视为学校教育服务,认知学习理论发展、兴盛,发展出认知结构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人本主义思潮出现。
(四)深化和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更加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研究愈发深入,从纯理论向综合性的应用项目发展,视角愈发综合。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影响很大。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5考研教育学知识归纳:发展过程”,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教育学学硕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