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400-6239-993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第一章 感冒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2-10-17 21:50:22  |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2感冒(一

  •  
  •  
  •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医内科学》知识点:第一章 感冒”相关内容,为报考中医专业的考生们提供帮助。更多有关中医综合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第一章 感冒

[A型题]

1.暑湿感冒,暑热偏盛,热盛烦渴者。治疗方剂宜首选

A.新加香薷饮 B.黄连香薷饮 C.藿朴夏苓饮 D.三物香薷饮

2.加减葳蕤汤主要用于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阴虚感冒 D.气虚感冒

3.风寒感冒的治疗主方是

A.荆防败毒散 B.葱白七味饮 C.参苏饮 D.止嗽散

4.患者,男。64岁,近1个月来寒热持续不解,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体倦怠,咳嗽。咯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治疗方剂宜首选

A.新加香薷饮 B.葱白七味饮 C.参苏饮 D.再造散

5.关于风寒和风热的辨证依据,错误的是

A.恶寒、发热的轻重  B.渴与不渴

C.舌苔黄与白  D.脉浮与不浮

6.感冒的病机主要在于

A.肺气失宣 B.卫表失和 C.肺气上逆 D.卫表不固

7.患者恶寒发热。鼻塞喷嚏,咳嗽咽痒,口淡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宜选用

A.香苏散 B.荆防败毒散 C.葱豉桔梗汤 D.羌活胜湿汤

8.明确提出“时行感冒”病名的医籍是

A.《诸病源候论》 B.《仁斋直指方》 C.《类证治裁》 D.《医学源流论》

9.治疗感冒暑湿伤表证,应首选

A.荆防败毒散 B.银翘散 C.新加香薷饮 D.参苏饮

10.“感冒”之名,始见于何书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仁斋直指方》 D.《温病条辨》

11.下列哪项不是风寒感冒的特征

A.恶寒发热 B.呈流行性 C.头身疼痛 D.鼻塞流涕

12.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头昏重胀痛,鼻流浊涕,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薄白而腻,脉濡。其证候是

A.风寒证 B.风热证 C.暑湿证 D.暑热证

13.将感冒与伤风互称,始于哪个朝代

A.汉唐以前 B.汉唐以后 C.金元 D.明清

14.身热,汗少。头昏。肢体酸重,心烦口黏,苔黄腻,脉濡数。治疗宜用

A.荆防败毒散 B.藿香正气散 C.玉屏风散 D.新加香薷饮

15.风寒感冒出现恶寒发热的病理为

A.热淫肌肤 B.邪热入里 C.卫阳被遏 D.卫气不固

16.患者平素畏寒,手足不稳,刻下恶寒发热,语声低微,舌淡胖,脉细无力。治宜选用

A.参苏散 B.人参败毒散 C.玉屏风散 D.再造散

[X型题]

1.治疗体虚感冒,其治法是

A.润燥解表 B.滋阴解表 C.益气解表 D.助阳解表

2.由感冒诱发或者传变的病证有

A.肺痈 B.肺痿 C.肺痨 D.肺胀

3.时行感冒的特点是

A.广泛流行 B.传染力强 C.症状重 D.证以风热多见

4.暑令感冒的治疗,可用何方

A.清暑益气汤 B.藿朴夏苓汤 C.鸡苏散 D.新加香藿饮

5.夏令暑遏感冒宜用何方

A.清暑益气汤 B.六一散 C.藿香正气散 D.新加香蕾饮

6.治疗感冒风寒束表证。宜选

A.荆防败毒散 B.葱豉桔梗汤 C.荆防达表汤 D.小青龙汤

题库答案

[A型题]

1.B2.C3.A4.C5.D6.B7.B8.C9.C10.C11.B12.C13.D14.D15.C16.D

[X型题]

1.BCD2.AD3.ABCD4.CD5.CD6.AC

精选解析

[A型题]

2.加减葳蕤汤滋阴解表,适用于体虚感冒,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汗少,咳嗽咽干,舌红。脉数等症。

3.荆防败毒散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轻证。

6.感冒的基本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卫表不和则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肺失宣肃则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其中尤以卫表不和为其主要方面。

7.感冒之风寒束表证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面润,脉浮或浮紧。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治法:辛温解表。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两方均为辛温解表剂,前方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后方辛温发汗,疏风祛湿,用于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

8.林珮琴《类证治裁·伤风》提出“时行感冒”病名。

9.暑湿伤表证症状: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臆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病机: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

10.感冒在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即有记载。11.风寒感冒不具有流行性,时行感冒具有流行性。

12.主症是身热,微忌风,汗少,鼻流浊涕;兼次症是肢体酸重,头昏重胀痛,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脉象是舌苔薄白而腻,脉濡。从主症中可诊断为外感表证之感冒并有热象,通过兼次症、舌脉象可知感受湿邪较重,可判断为感冒暑湿证。

13.明清时期多将感冒与伤风互称。

14.夏季感冒,感受当令之暑邪,暑多夹湿,每多暑湿并重,暑湿伤表,表卫不和,故身热、汗少、肢体酸重;暑热内扰,热灼津液则心烦、口渴;湿热阻滞,气机不展故胸闷、口黏;舌苔黄腻,脉濡数为暑热夹湿之征,临床选用清暑祛湿解表的新加香薷饮治疗。而具有辛温解表的荆防败毒饮是针对感冒风寒证;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藿香正气散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益气固表的玉屏风散治疗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连朴饮清化湿热、理气和中,治疗湿热中阻,脾胃升降失调者。

15.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阳被郁,见恶寒、发热、无汗。

16.虚体感冒之气虚感冒:恶寒较重,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治法:益气解表。代表方:参苏饮加减。加减:①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而感冒者,可常服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以防感冒。②若见恶寒重,发热轻,四肢欠温,语音低微,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为阳虚外感,当助阳解表,用再造散加减。

[X型题]

1.体虚感冒:①气虚感冒,证机概要:表虚卫弱,风寒承袭,气虚无力达邪。治法:益气解表,调和营卫。方药:参苏饮。②阴虚感冒,证机概要: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治法:滋阴解表。方药:加减葳蕤汤。③阳虚感冒,症状:阵阵恶寒,甚至蜷缩寒战,或稍兼发热,无汗或自汗,汗出则恶寒更甚,头痛,骨节酸冷疼痛,面色白,语言低微,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治法:助阳解表。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④血虚感冒,症状:头痛、身热微寒,无汗或汗少,面色不华,唇淡,指甲苍白,心悸头晕,舌淡,苔白,脉细或浮而无力。治法:养血解表。方药:葱白七味饮。

2.感冒奉属轻浅之痰,若失治、误治可转为肺痈和肺胀。3.时行感管传染力强,多呈流行性,症状重,辨证以风热为多见。

4.暑令感冒治当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鸡苏散都可清暑化湿。

5.暑湿感冒治当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清暑化湿,藿香正气散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6.风寒外束,卫阳被郁,媵理内闭,肺气不宣是风寒束表证的基本病机,治法是辛温解表,方选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专业课.jpg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医内科学》知识点:第一章 感冒”,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3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400-6239-993
Copyright©2006-2020 www.tianrenedu.com.cn 豫ICP备2021029886号-1 营业执照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