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1.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它将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联系了起来。
(1)从解剖上分,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2)从机能上分,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它是到达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支配感觉和运动器官;植物(自主)神经系统,它是到达内脏系统的神经,又分为机能上相互拮抗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系统,它可以提高机体的唤醒水平,为应付紧急事件做准备;副交感神经系统,它可以使机体消除兴奋,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
2.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活动的中心部位,包括脊髓和脑。
(1)脊髓
①构成:灰质(细胞体,在中间);白质(轴突,在外部)
②作用
A.脊髓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
B.脊髓是神经的通道,能对简单的刺激进行分析,做出应答性反应,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盖反射、肘反射等。
(2)脑
①脑干
A.延脑(延髓):和脊髓相连的部分。延脑里有呼吸中枢和心跳中枢,又叫生命中枢。
B.桥脑:位于延脑的上侧,是上下行的,是连接小脑和大脑的神经通路。起到桥梁的作用,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C.中脑:位于桥脑的上侧,是神经的通路,存在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瞳孔、眼球等均由其控制。
D.脑干网状结构:分布于脑干上的网状结构,是控制觉醒和意识状态的神经结构。分为上行系统和下行系统两部分。上行网状结构又叫上行激活系统,控制机体的觉醒和意识状态,与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与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关系。下行网状结构又叫下行激活系统,对肌肉紧张有易化和抑制两种作用,即加强或减弱肌肉的活动状态。
②间脑
A.丘脑:是感觉神经的中继站,除嗅觉外的所有输入信息都经过丘脑导向大脑皮层。丘脑是网状结构的一部分,对控制睡眠和觉醒也有重要作用。
B.下丘脑:是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主要皮下中枢。对于控制内分泌系统、维持新陈代谢、调节体温等具有重要意义,并与生理活动中的饥饿、渴、性等生理动机有密切关系。下丘脑与情绪也有重要关系,用微电流刺激下丘脑的某些部位,可产生快感;而刺激相邻区域,会产生痛苦或不愉快的情绪。
③小脑:在脑干背面,分左右两个半球。小脑表面的灰质是小脑皮层,内部的白质叫髓质。小脑具有保持身体平衡,调解肌肉紧张的作用。
④大脑(端脑):覆盖在以上所讲部分之上。大脑的内部是白质,外部是灰质。大脑皮质(皮层)是大脑灰质,是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因而是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大脑皮层有沟和裂,各沟之间突起的部位叫回。大脑皮层的外侧面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⑤边缘系统:位于大脑内侧深处的边缘,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及其附近的大脑皮层,以及丘脑、丘脑下部、中脑内侧被盖等,是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边缘系统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关,还与记忆、情绪有密切关系。在种系进化阶梯上,哺乳动物以下的有机体没有边缘系统。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