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4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深度知觉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2-12-16 18:50:23  |  关键词: 24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 深度知觉

  •  
  •  
  •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深度知觉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深度知觉

脑对物体深度知觉的反映,又叫立体知觉、远近知觉或距离知觉,即对物体知觉为立体的、三维的知觉。个体知觉深度都是依赖于线索的,产生深度知觉的线索有三种。

1.肌肉线索(生理线索)

(1)眼睛调节晶状体的形状(曲度)由于距离的改变而变化,这种变化是由改变睫状肌的紧张度实现的变化,它只在1~2米范围内有效,而且也很不精确。

(2)双眼视轴的辐合是指双眼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汇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是双眼的机能。辐合可用辐合角来表示,辐合角的大小为人们提供了物体距离远近的信息。距离近,辐合角大;距离远,辐合角小。看近的物体,两眼的辐合角大;看远的物体,两眼的辐合角度小。

2.单眼线索

单眼线索是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主要有以下六种:

(1)对象重叠(遮挡):一个物体掩盖或遮挡另一物体,被掩盖的物体知觉得远。

(2)线条透视: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

(3)空气透视:近处物体清晰,远处物体模糊,人们根据这一线索推断物体的远近。

(4)相对高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视野中物体中相对位置高的,显得远。

(5)纹理梯度(结构级差):指视野中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远处对象密度大,近处对象密度小。

(6)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当观察者和外界物体发生相对位移(运动)时,会出现这两种差异现象。

①运动视差: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近处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慢,方向相同。这由同一时间内距离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运动范围的不同造成。

②运动透视:当观察者向前运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

(7)相对大小:在平面上,相对大的物体看起来近,而相对小的物体看起来远。

(8)明暗和阴影:明亮的物体会被知觉为近些,而灰暗或阴影中的物体会被知觉为远些。

3.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两眼相距大约65毫米,因此,同一物体落在两眼视网膜上视像就有了差异,两眼上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双眼视差,它是产生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的线索。

如果两眼成像部位相差太大,则会产生双像,即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当距离超过1300米时,两眼视轴平行,双眼视差为零,对距离的判断失去作用。

专业课.jpg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深度知觉”,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