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社会心理学知识点: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
(一)童年期儿童学习的特点
1.学习动机
儿童有各种各样的学习动机,按照与智力的关系可以分为具体动机、抽象动机等,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学习动机不具有跨文化普遍性。
2.学习兴趣的变化
(1)由对学习的外部活动转向学习内容。
(2)由不分化逐渐转向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感兴趣。
(3)由对具体知识的兴趣转向抽象因果关系的兴趣。
(4)由课内阅读扩大到课外阅读。
(5)受游戏因素的影响逐渐降低。
(6)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在扩大和加深。
3.学习态度
对老师的态度由绝对权威到开始怀疑,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归属感逐渐加强,对作业的态度不断自觉化、责任化,逐渐树立正确的评分意识。
(二)童年期儿童的学习障碍
1.学习障碍的基本特征
差异性、缺陷性、集中性、排除性、可逆性和贯穿性。
2.学习障碍的症状
(1)在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的障碍。
(2)在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的障碍。
(3)发育迟缓或品行问题等。
3.学习障碍的矫正
神经心理学习障碍的补偿方法、动觉训练法、语音-书写-发音方法、视-听-动觉法等。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社会心理学知识点:童年期儿童的学习”,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