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4考研实验心理学知识点:错误记忆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3-01-09 17:42:04  |  关键词: 24考研实验心理学知识点 错误记忆

  •  
  •  
  •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实验心理学知识点:错误记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错误记

按照提取的准确性可以将记忆划分为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错误记忆是指错误地声明一个以前未呈现过的词或从未发生过的事曾经出现或发生过。真实记忆是指正确地报告出曾经呈现过的词或发生过的事。成功引发错误记忆的关键变量是:关联性。

1.研究范式

(1)联想研究范式

考查人们对单词的错误记忆。

①集中联想程序范式(DRM范式)

向被试呈现多个学习词表,每个词表由一个未呈现的目标词(也称关键诱饵,如寒冷)和与它相联系的15个学习项目(如冬天、冰雪、感冒、发抖等)组成。然后在测验阶段让被试对呈现过的词进行自由回忆和再认。

结果发现,在回忆和再认测验中被试将未呈现过的关键诱饵识别为“旧的”的比率(即虚报率)接近那些实际呈现过的词的击中率(即真实记忆),这就表明错误记忆发生了。

②类别联想程序范式

向被试呈现一个包含熟悉名词的多种类别的词表,每个类别中含有1、3或5个范例,在学习中随机呈现。比如词表上属于“阅读材料”的这个类别的范例是“小册子、喜剧书、报纸”。

结果发现,在随后的测验中,被试对于学过范例的再认要高于未学过相关范例的错误再认。但正确和错误再认均随着学习过程中同一类别范例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2)无意识知觉范式

考查人们对单词的错误记忆

先向被试呈现由一系列单词组成的学习表,并告知在随后测验中会让其判断测验词在词表中是否出现过。在再认测验阶段,每个测验词呈现之前先以短暂的时间闪现一个背景词, 并进行视觉掩蔽,以防止被试看到。背景词与测验词之间的关系有两种:匹配(与测验词完全相同)、不匹配(与测验词完全不同)和基线(无背景)。并区分了有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两种背景词呈现的时间条件。

结果发现,背景词对测验词的影响依赖于背景词呈现时间的长短。呈现时间短时,没学过的测验词在匹配的背景下比不匹配背景下更有可能出现“旧的”反应;而呈现时间较长时,其效应则相反。

说明无意识知觉能够唤起被试对材料的熟悉感,而被试的错误再认效应则可以解释为无意识提取和归因过程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3)错误联接范式

既可考查对单词,也可考查对图片、脸谱等材料的错误记忆。

在实验中先呈现由两个单音节组成的合成词(如handstand、shotgun)给被试学习。随后在再认测验中,呈现词混合了先前所学单词、有一个音节与所学单词相同的词(handmaid)、两个音节都与所学单词相同(handgun)以及无关的控制词。

结果发现,被试对两个音节都与所学单词相同的词,比对一个音节与所学单词相同的词,产生更高的虚报率。

(4)误导信息干扰范式

考查人们对事件的错误记忆。

先让被试观看关于某事件的录像或幻灯片,然后向其提供含有误导信息的关于该事件的其他描述或者问题,在一段时间间隔后,要求被试根据记忆回答一些问题,最后对被试回答的准确性和自信水平进行分析(法庭上证人的证词问题)。

(5)KK范式

考查人们对事件的错误记忆。

即权威信息的影响,导致对自身记忆产生怀疑。让被试将他们听到的单词在计算机上打出来,但同时告诉其不要按键盘上的ALT键,因为这样做会导致发生错误。在被试进行一段时间后,计算机会发生爆炸。这时实验者故意沮丧地告诉被试是因为他们按了ALT键而导致数据全部被破坏,而且对于一半被试,告诉他们在程序出问题之前有人看到他们按了ALT键。

结果:当被试被指责说看到他们按了ALT键时,他们更可能承认的确做了这件事,而且感到很内疚,并能虚构出该事件的细节来。

2.错误记忆的理论模型

(1)内隐激活反应理论(安德伍德,IRA)

在DRM范式中,关键项目的激活不是因为其真实的呈现,而是因为词表中相关项目的激活所导致,而且词表项目与关键项目的关联程度越高,错误回忆或再认的次数也就越多。

(2)模糊痕迹理论(布雷纳德&雷纳,FTT)

字面及要点的痕迹是再认判断的基础。字面痕迹代表的是物理刺激的表面细节,而要点的痕迹是再认判断的基础。当增加词表项目和关键项目之间的关联以提高关键项目的痕迹要点时,便会增加错误记忆的可能性。

(3)来源监测框架(SMF)

该理论认为回忆是包括灵活地使用记忆信息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决策(或归因)的过程,这些决策过程有时会失败,有时也会按照不足以判断项目来源的信息进行操作,结果就会导致各种类型的来源混淆或来源的不恰当归因。

3.经典实验

错误记忆的实验研究始于巴特莱特,他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

(1)系列再生实验

让被试1先看一幅图片,让其记住图片内容。过一段时间请他画出该内容,然后让被试2记住被试1画的图片,并也在一段时间后请被试2画出他所记忆的图片,依次进行。

结果发现被试的记忆量上并未减少,甚至增加,但在质上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为对称化、尖锐化和同化。

(2)重复再生实验

让同一个被试在不同延时条件下对学习材料作多次回忆,将回忆内容与原始材料进行比较,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幽灵战争”的实验。

结果发现,原故事中的一些内容被略去,故事变得更加规范、合理化。

专业课.jpg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实验心理学知识点:错误记”,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