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4法硕考研刑法主观题带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关问题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3-01-17 13:25:05  |  关键词: 24法硕考研刑法主观题带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关问题

  •  
  •  
  •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法硕考研刑法主观题带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关问题”相关内容,为报考法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法硕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关问题(2017年、2018年考试大纲新增)

1、概念和构成要件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或变相吸收资金,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构成要件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的应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①启动的非法性: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②宣传的公开性: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③手段的有偿性: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④对象的不特定性: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2、“非法吸收”、“变相吸收”、“向社会公开宣传”、“社会公众”的认定

(1)“非法吸收”,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

(2)“变相吸收”,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

(3)“向社会公开宣传”,包括以各种途径向社会公众传播吸收资金的信息,以及明知吸收资金的信息向社会公众扩散而予以放任等情形。

专业课.jpg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法硕考研刑法主观题带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关问题”,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法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