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4考研心理统计学知识点: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3-01-26 10:05:04  |  关键词: 24考研心理统计学知识点 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  
  •  
  •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心理统计学知识点: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一)测量

1.定义

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工具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定量描述。

“一定的法则”是指任何测量都要建立在科学规则和科学原理基础之上,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完成测量过程;“事物的属性”是指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特征,包括具体型、确定型、抽象型、随机型、模糊型;“定量描述”即对事物属性的量的确定,数量具有区分性、序列性、等距性、可加性四个特点。

2.测量的基本要素

(1)单位:不同的测量所用的单位是不同的。理想的测量单位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所有人理解意义要相同);二是要有相等的价值(相邻单位间差别总是相等的)。

(2)参照点:测量是确定特定事物的特定特征的数量。在测量工作中,必须有一个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参照点,即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如身高;另一种是相对参照点,即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如成绩。

3.测量的量表

测量的本质是将一事物按某法则数量化,即在一个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上把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这个连续体就是量表。史蒂文斯(stevens, 1946)将量表从低级到高级分为4种水平。

(1)称名量表

①最低水平的测量量表,只是用数字代表事物或用数字对事物进行分类;如性别。

②既没有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的零点,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③对应的统计方法有百分比、次数、众数和卡方检验。

(2)顺序量表

①不仅能够指代事物类别,而且能够表明不同类别的大小、等级或事物具有某种特征的程度。如最喜欢的书的排序。

②既没有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的零点,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③对应的统计方法有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等。

(3)等距量表

①不仅能够指代事物的类别、等级,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如摄氏温度。

②虽然有相等单位,但是没有绝对的零点,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不能进行乘除运算。

③对应的统计方法有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等级相关以及t检验和F检验。

(4)比率量表

①不仅可以知道测量对象之间相差的程度,而且可以知道它们之间的比例,如身高。

②比率量表除了具有称名、顺序、等距量表的特征外(有相等单位),还具有绝对的零点,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③对应的统计方法有几何平均数、变异系数以及等距量表可以使用的方法。

(二)心理测量

1.定义

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使用心理测验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

2.特征

(1)间接性: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来推论出他的心理特质。

(2)相对性:测量都是与所在团体的大多数人的行为或某种人为确定的标准相比较而言的。

(3)客观性:客观性就是对一切测量的基本要求,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即通过标准化来减少个人主观误差,更接近客观实际。

3.心理测验

(1)含义

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2)要素

①行为样本:从可供实现行为抽样的所有行为的总体(行为域)中抽取出来,直接作为测量对象的行为样例。

②标准化:测验的编制、施测、 评分及解释测验分数的程序的一致性。

③客观性:指测验不受主观支配,测验方法是可重复的,测验的实施、计分和解释都是客观的。其指标包括信度、效度、难度等。

(注意:有的教材中将测验的要素分为:行为样本、标准化、信效度、难度。)

(3)分类

①按功能分:智力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特殊能力测验。

②按对象分: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③按形式分:纸笔测验、操作测验、口头测验、电脑测验。

④按目的分:安置性测验(分班、分组)、形成性测验(调控教学)、诊断性测验(发现问题)、终结性测验(在某一段落或课程结束后,老师全面考查学生掌握情况)。

⑤按要求分:最佳行为测验(尽量答好,有正确答案,如能力测验);典型行为测验(按习惯答,无正确答案,如人格测验)。

⑥按速度和难度分:速度测验、难度测验。

⑦按性质分:构造性测验、投射性测验。

⑧按解释分:常模参照测验(与一群人比)、标准参照测验(与某个标准比)。

⑨按应用分: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临床测验。

⑩按方法分:自陈测验(问卷法)、投射测验、情景测验(作业法)。

(三)心理测量工作者

1.素质要求

(1)心理测量工作者应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2)对心理测验持有科学的态度,摒弃测验无用论和测验万能论。

2.道德准则

心理测量工作者应自觉遵守中国心理学会颁布的《心理测验管理条例》(2008 年版,1992年在《心理学报》上发行的为试行版)和《心理测验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其中包括对测验工具及测验中个人隐私的保密和对测验的控制使用等。

(四)测量的方法

包括多种方法,如实验法、观察法、测验法,在心理测量中较多使用的是测验法。其中,将包括实验、观察等方法在内的心理测量称为广义的测量,将应用测验法进行的心理测量称为狭义的测量。

专业课.jpg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心理统计学知识点: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