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中国教育史考点精讲:第七章习题及答案解析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0-04-10 15:32:54  |  关键词:

  •  
  •  
  •  

中国教育史考点精讲:第七章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七章习题及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京师同文馆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学堂创办于  

A.1840   B.1860   C.1862    D.1864

2.我国近代史上编撰《海国图志》对西方各国进行全面介绍的思想家是  

A.龚自珍   B.魏源   C.林则徐    D.王国维

3.清朝时成为当时支配学术界教育界的一种潮流是  

A.训诘学   B.考据学   C.实证学    D.自然学

4.初步勾勒出中体两用思想理论框架的著作是  

A.冯桂芬的《采学西议》    B.沈守康的《救时策》

C.魏源的《海国图志》     D.张之洞的《劝学篇》

5.洋务学堂的主要类型不包括  

A.外国语学堂      B.军事学堂

C.科技学堂       D.文艺学堂

6.中体西用思想的根木局限是  

A.只学习西方的科技     B.只学习西方的政治

C.封建制度的存在      D.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

7.下列不属于洋务教育的活动的是  

A.举办新学堂      B.派遗留学生

C.转变教育观念      D.学习西方教育制度

8.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官办新式学堂是  

A.京师同文馆      B.湖南时务学堂  

C.福建船政学堂      D.上海广方言馆

简答题

1.简述清末所创设的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和它们的主要特点。

分析论述题

1.评述张之洞中学为体两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l.C 2.B 3.B 4.A 5.D 6.D 7.D 8.A

简答题

1.19世纪60年代开始至90年代洋务派开办了大批洋务学堂主要有三类

1)方言学堂即外国语学堂以学习外语为主主要培养翻译人员如北京的京师同文馆上海的广方言馆等。

2)军事学堂。培养能使用洋枪洋炮的十兵和军官。主要有福州船政局附设的船政学堂夭律的北洋水师学堂等。

3)技术学堂。培养会使用和维修洋机器的人员和一些通讯人员等。如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机械学堂天津电报学堂等。

其主要特点表现为1)在教学内容上以学习西文”、“西艺为主注意学以致用与传统学校的教学内容有明显区别2)在教学方法上注意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死记硬背学风3)在培养目标旨在造就洋务事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与传统学校培养科举人仕的人才有所不同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班级授课制有课程计划学制年限与传统学校进度不一的个别教学有很大不同。但是由于洋务学堂植根于半殖因地半封建社会的士壤因而表现出新旧杂揉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先洋务学堂零星分散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其次中体西用的总原则下洋务学堂在学习西学的同时不放弃对传统儒家经学的学习再次洋务学堂为洋务大臣所举办因而其管理带有一定的封建官僚习气。

分析论述题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和社会思潮。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使它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纲领。其基本思想是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弥补中学的不是。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尤其强调明纲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他所理解的西政并非西方政治只不过是一些具体的政治制度如学校制度武备制度等等。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

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1)它从理论上论证了西学的有用为近代西学名正言顺地进人中国创造了依据

2)它将学校列为西政的首位有利于引用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

3)有选择地向西方学习有助于维护民族自尊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