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中国教育史考点精讲: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0-04-11 09:34:00  |  关键词:

  •  
  •  
  •  

中国教育史考点精讲: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

191213日南京政府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19日成立教育部教育部的重要任务就是为教育发展规划蓝图教育方针的制定是其中最具意义的。蔡元培于19124月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对清朝政府颁定的教育宗旨进行批判主张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国民教育和美育。蔡元培对民国教育方针的币休构想从理论上进行系统探讨引起了关心教育有识之士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参与讨论。在他这一思想指导下19127月召开的临时教育会讨论并通过新的教育方针并于191292正式颁布实行。新教育方针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基本反映了蔡元培的思想这个教育方针包括了德美四育教育体现了受教育者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以道德教育为核心把将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的国民作为首要的任务。否定了清政府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否定了军权的绝对权威和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新教育方针的颁布是中国教育的一个进步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旧教育的一个重大胜利。

◆易出题型选择题

颁布学制★★★★★(2013年统考已考选择题2017厦门大学已考简答题)

癸卯学制颁布后虽然过修改但是仍然有批评意见国民政府成立后由于政体的变化要制定新的学制在参照日本学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经验形成了民国新学制草案在教育部召开的中央教育会议上有关方面决定重订学制19129月颁布《学校系统令》称壬子学制”,1913教育部又陆续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法令补充了这个学制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制系统壬子癸学制”、也称1912 1913年学制

壬子癸学制仍然保持以小学大学教育为骨干兼重范教育和实业教育的整体结构。这个学制规定整个教育期限为17年或18共分三段四级。初等教育二级其中初小年男女同校高小3男女分校。中等教育设中学校1年。高等教育设立大学6年或7年。小学之前有蒙养园大学之士有大学院均不计入学制年限。从横向的方面讲也分为三个系统除普通教育系统外还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帅范教育分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级相当于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实业教育有乙种实业学较和甲种实业学校相当于高小中等教育阶段还有专门学校相当于大学教育阶段。

壬子癸学制癸卯学制相比有很大进步。

1.缩短了学制年限较之癸卯学制缩短了34有利于曾加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机会

2.取消了毕业生奖励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

3.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地位。癸卯学制中没有涉及女子教育的地位壬子癸丑学制中普通中中等实业学校师范学校病等师范学校都规定设立女校初等小学还可以男同学。

4.在课程的改革上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生产技能的训练改进了教学方法反对体罚要求教育联系儿單实际适合儿窜身心发展的特点。

壬子癸丑学制作为民国的第一个学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教育要求它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1922年学制出现以前有过局部的调整但是整体的框架不变较以前的学制来讲具有很大的稳定性。

◆易出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颁布课程标准★★★

在颁布教育法令法规的同时教育部还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表。19121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其中规定了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中学和师范学校的课程同时还具体规定了各级学校各学年的科目以及每周各科的教学时数。废止了癸卯学制中的读经讲经突出近代学科和资本主义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但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也采取了批判继承的态度另外还关注对学生的美感和情感教育注意课程的应用性平民化和手脑协调发展的特色。民国初年的各级学校就是按此实施的。应该说课程设置明确体现了全国临时教育会议通过的民国教育方针。它奠定了民国初年小学中学师范学校课程设置的基础。

注意民国初年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开始关注实际生活中的需要考生要进行理解确记忆。

◆易出题型选择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