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习题及答案解析
1.“化农民”与“农民化”是( )进行乡村建设实验的目标和途径。
A.晏阳初 B.陶行知 C.黄炎培 D梁漱淏
2.1927年,在南京晓庄学校的教育家是( )。
A.晏阳初 B.陶行知 C.黄炎培 D.梁漱溪
3.在教学中提倡“五指活动”的教育家是( )。
A.陈鹤琴 B.陶行知 C.黄炎培 D.梁漱淏
4.国民政府时期,主持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改革的教育家是( )。
A.张伯笭 B.梅贻琦 C.蔡元培 D.蒋梦麟
5.国民政府时期,提出解放儿堂的手、脑、嘴、眼睛等“六大解放”思想的是( )。
A.陈鹤琴 B.陶行知 C.黄炎培 D.杨贤江
6.提倡“小先生制”,以“ 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为奋斗枯神的教育家是( )。
A.陈鹤琴 B.陶行知 C.黄炎培 D.杨贤江
7.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
A.晓庄学校 B.育才小学 C.山海工学团 D.自然科学园
8.20世纪20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
A.黄炎培 B.晏阳初 C.梁漱溃 D.陈鹤琴
9.我国最早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教育本质和教育起源问题作出正确阐述的是( )。
A.李大钊 B.毛泽东 C.个军代英 D.杨贤江
10.《新教育大纲》是教育家( )的著作。
A.杨贤江 B.陶行知 C.李大钊 D.黄炎培
二、简答题
1.简述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
2.简述“小先生制”的主要内容。
三、分析论述题
1.试阐述晏阳初的平民及哦啊与思想和行动意义。
2.分论蔡元培在教育理论方面,陶行知在教育实践方面的贡献,综论他们所存在的不足。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C 5.A 6.B 7.A 8.D 9.D 10.A
二、简答题
1.答:杨贤江认为青年期是入生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是入生的第二诞生期。这个时期入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发生很大变化,是人生改造期,而且这种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的生活方向和质量。
因此,杨贤江很重视青年教育。他在长期的青年工作中,对青年的理想、修养、健康、求学、择业、社交、婚姻等各个方面都给予了指导。他把青年人作为一个发展们整体,在现实社会中统观整个入生,根伲社会友展旧命要和个入友展E贮」舵,对肯年进钉以中简入主观为核心的德、智、美、劳全方位教育,发展青年的知、情、意、行,使之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这种全方位的教育,称为“全人生指导”。
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核心是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全人生指导“最重要的原则是提倡自动自律,培养青年的主动精神,让青年做自己的主人,教育只能居于指导地位,不应包办和强制。
2.答:“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在生活教育实践中倡导并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即在儿童教育中采取小的教大的,会的教不会的方法。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与宝山之间筹办了山海工学团,在其中的儿童[亡学团里采用了“小先生制”。陶行知把“小先生制“看作是普及教育中“攻破先生关”的有效手段。“小先生制”对解放区的普及教育活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分析论述题
1.答:晏阳初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改造运动的奠基人。他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建设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教育思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丰富了教育理论宝库。
(1)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内容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有其自身的特点,他将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连环扣合,整体推进,创造出一大发现、两大发明、三种方式、四大教育、五个结合的平民教育思想,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体系,值得高度重视。
(2)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行动意义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具有深刻意义。一是要真诚地信任平民,致力于开发民智与民力的基本建设。晏阳初在实践中认识了真正的中国人,他们过着牛马股的生活,却勤学向上,并且表现出了他们的能力。晏阳初为平民教育确寸了基本哲学:信任平民的卓越品质与一切可能性。这启迪我们在当今的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地信任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服务群众。
2.答:蔡元培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他们两人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都有突出贡献,但两人也存在共同的不足之处。
(1)蔡元培的教育理论贡献
(2)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蔡元培在哲学思想上受康德二元论的影响,把世界分割成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从这种世界观出发,他把教育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属于现象世界,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另一部分属于实体世界,包括世界观教育与美育。他认为普通教育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分为四育,即德、智、体、美育。这四育一样重要,要使这四育平衡发展。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在办教育、发展学术上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他提出了“思想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