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到2022年,在选择考研学校时,学生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学校的排名以及哪个学校更好。粒子物理和核物理是物理学的附属学科。以下是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第四轮物理评价结果编制的《物理-粒子物理学》排名前两位的大学是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
| 排名 | 学校名称 | 评估结果 |
| 1 | 北京大学 | A+ |
| 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 3 | 清华大学 | A |
| 4 | 复旦大学 | A |
| 5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 6 | 南京大学 | A |
| 7 | 南开大学 | A- |
| 8 | 吉林大学 | A- |
| 9 | 浙江大学 | A- |
| 10 | 武汉大学 | A- |
| 11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 12 | 中山大学 | A- |
| 13 | 北京师范大学 | B+ |
| 14 | 山西大学 | B+ |
| 15 | 东北师范大学 | B+ |
| 1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B+ |
| 17 | 同济大学 | B+ |
| 18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 19 | 厦门大学 | B+ |
| 20 | 山东大学 | B+ |
| 21 | 华中师范大学 | B+ |
| 22 | 华南师范大学 | B+ |
| 23 | 西安交通大学 | B+ |
| 24 | 兰州大学 | B+ |
| 25 | 国防科技大学 | B+ |
| 26 | 中国人民大学 | B |
| 27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 28 | 上海大学 | B |
| 29 | 苏州大学 | B |
| 30 | 河南师范大学 | B |
| 31 | 湖南大学 | B |
| 32 | 中南大学 | B |
| 33 | 湖南师范大学 | B |
| 34 | 四川大学 | B |
| 35 | 重庆大学 | B |
| 36 | 西北大学 | B |
| 37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 38 | 陕西师范大学 | B |
| 39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 40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 41 | 河北师范大学 | B- |
| 42 | 内蒙古大学 | B- |
| 43 | 东北大学 | B- |
| 44 | 长春理工大学 | B- |
| 45 | 南京师范大学 | B- |
| 46 | 福建师范大学 | B- |
| 47 | 山东师范大学 | B- |
| 48 | 郑州大学 | B- |
| 49 | 湘潭大学 | B- |
| 50 | 西北师范大学 | B- |
| 51 | 北京交通大学 | C+ |
| 52 | 辽宁师范大学 | C+ |
| 53 | 上海师范大学 | C+ |
| 5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 |
| 55 | 浙江工业大学 | C+ |
| 56 | 浙江师范大学 | C+ |
| 57 | 南昌大学 | C+ |
| 58 | 曲阜师范大学 | C+ |
| 59 | 河南大学 | C+ |
| 60 | 华南理工大学 | C+ |
| 61 | 西南交通大学 | C+ |
| 62 | 云南大学 | C+ |
| 63 | 青岛大学 | C+ |
| 64 | 北京化工大学 | C |
| 65 | 天津师范大学 | C |
| 66 | 辽宁大学 | C |
| 67 | 吉林师范大学 | C |
| 68 | 华东理工大学 | C |
| 69 | 杭州师范大学 | C |
| 70 | 安徽师范大学 | C |
| 71 | 江西师范大学 | C |
| 72 | 广西大学 | C |
| 73 | 广西师范大学 | C |
| 74 | 西南大学 | C |
| 75 | 四川师范大学 | C |
| 76 | 宁波大学 | C |
| 77 | 华北电力大学 | C- |
| 78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C- |
| 79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 80 | 东华大学 | C- |
| 81 | 南京理工大学 | C- |
| 82 | 中国矿业大学 | C- |
| 83 | 安徽大学 | C- |
| 84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 85 | 济南大学 | C- |
| 86 | 中国地质大学 | C- |
| 87 | 湖北大学 | C- |
| 88 | 贵州大学 | C- |
| 89 | 中国石油大学 | C- |
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专业是物理学的二级学科之一。本专业以国内外大型高能物理实验为基础,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物质最基本的组成、性质和相互作用规律。包括粒子物理新探测技术和新探测器的研究,粒子物理理论研究中计算物理新方法的开发和研究。本专业的研究生对量子场论、粒子物理、核物理和现代数学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掌握了射线检测技术和计算机在线获取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或者能够用计算机进行理论研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进展,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需要,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前沿研究和专业教学的能力。
制药工程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选择
制药工程专业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药物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药学、中药学。
制药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有北京化工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济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武汉大学等。
考研择校有哪些规律
三本(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最容易的一种选择。
三跨(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难度最大的选择。
一本二跨(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大多数人的选择。
二本一跨(本地、本专业、跨学校)(本地、本学校、跨专业)容易成功的一种选择。
三跨这种方式难度很大,选择时要慎重。其他方式难度适中可依据个人情况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