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看书几遍,不如真题一遍。真题虽然年年变,但从实际来看,大家会发现往年考过的知识点还是会不断的重复出题。为什么说真题重要?因为真题反映的是命题人的思想!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暨南大学2024考研真题::中医学概论726”相关内容,希望给同学们的专业课备考提供帮助!
暨南大学2024考研真题::中医学概论726
一、名词解释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五行相侮
2.宗气
3.奇经八脉
4.热者寒之
5.一指三部诊法
6.微热
7.荣枯舌
8.少阴热化证
9.眩晕
10.胁痛
11.鼓胀
12.心悸
二、单项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每题2分,共90
分)
1.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动静B.水火C.上下D.寒热
2.“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B.木克土C.木乘土D.木侮土
3.心在志为()
A.喜B.悲C.思D.恐
4.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A.风邪B.火邪C.暑邪D.燥邪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气不摄津的范畴()
A.多汗B.多尿C.遗尿D.遗精
6.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
A.手阳明大肠经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厥阴肝经
7.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
A.偏阴质B.偏阳质C.痰湿质D.气虚质
8.导致“气消”的情志因素是()
A.喜B.恐C.悲D.惊
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以下何种治法()
A.阴病治阳B.阳病治阴C.阴中求阳D.阳中求阴
10.下列哪一项属肺的生理特性()
A.通调水道B.肺为娇脏C.主一身之气D.朝百脉
11.“大实有羸状”的病机是()
A.实中夹虚B.虚中夹实C.真虚假实D.真实假虚
12.下列标本关系中,错误的是()
A.正气为本,邪气为标B.病因为本,症状为标
C.先病为本,后病为标D.继发病为本,原发病为标
13.外感病过程中,热盛伤津耗气,病机属()
A.真实假虚B.由实转虚C.虚中夹实D.实中夹虚
14.被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是()
A.督脉B.任脉C.冲脉D.带脉
15.《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在生理上的表现是()
A.三阳脉衰于上,发始白B.阳气衰竭于上,面焦
C.肾气衰,发堕齿槁D.阳明脉衰,面始焦
16.喘证的临床表现应除外哪一项()
A.呼吸困难B.张口抬肩、难以平卧C.喉中痰鸣D.鼻翼煽动
17.嗳气随着情绪紧张,焦虑,压力增大而出现,随着情绪舒缓而缓解,这是属于
()
A.饮食积滞B.肝气犯胃C.胃气亏虚D.寒邪犯胃
18.病人谵语时,可表现为()
A.语无伦次,神识不清B.语言重复,声低断续
C.语言错乱,错后自知D.自言自语,见人则止
19.腹部肿块,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为()
A.瘕聚B.癥积C.食积D.鼓胀
20.弦细脉主病为()
A.肝血虚B.阴虚有热C.火旺盛D.寒滞肝脉
21.四季平脉应是()
A.春弦、夏毛、秋钩、冬石B.春钩、夏弦、秋毛、冬石
C.春弦、夏钩、秋毛、冬石D.春弦、夏石、秋钩、冬毛
22.舌红瘦,少苔或无苔,通常见于()
A.阴虚火旺B.气血两虚C.湿热D.阳虚
23.子宫脱垂主要病机为?()
A.脾虚,中气下陷B.气血亏虚C.肺气不足D.肾气亏虚
24.口酸多因()
A.燥热伤津B.肝胃不和C.脾胃气虚D.脾胃湿热
25.嗜睡的总病机为阳虚、阴盛。其中阴盛主要是指()
A.痰湿困脾B.心肾阳虚C.中(脾)气不足D.寒邪困阻
26.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见于()
A.湿热证B.瘀血积滞C.痰饮内停D.里寒证
27.下列哪项不是血瘀证的疼痛特点?()
A.夜间痛甚B.闷痛挛痛C.拒按有块D.痛处固定
28.下列哪项不是亡阳与亡阴的区别点?()
A.病之新久或缓急B.汗质热稠或稀冷
C.四肢温和或厥冷D.舌质红干或白润
29.诊断肝胃不和应排除下列哪项?()
A.呃逆嗳气B.胸胁胀痛C.胃脘胀痛D.大便稀溏
30.咳喘,伴胸闷心悸,咯痰清稀,面白神疲,乏力,舌淡紫,宜诊断为()
A.心肺气虚证B.饮停胸胁证C.寒痰阻肺证D.心脉瘀阻证
31.风燥伤肺咳嗽的首选方为()
A止嗽散B桑菊饮C桑杏汤D杏苏散
32.肺痨之虚火灼肺证治法宜选()
A.滋阴补阳法B.益气养阴法C.滋阴降火法D.滋阴润肺法
33.眩晕的发生,与下列哪些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A.心肝脾B.肺脾肾C.心肝肾D.肝脾肾
34.某女,65岁,患脑梗死8年,症见左侧不遂,肢体僵硬,肌肉萎缩,手指拘挛
变形,舌强语言不利,舌红脉沉细。辨证应为()
A.中风之风痰瘀阻证B.中风之气虚络瘀证
C.中风之肝肾亏虚证D.中风之风痰入络证
35.因胃阴不足引起呃逆的主要表现是()
A.呃声短促而不得续
B.呃声低弱无力,气不得续
C.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
D.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
36.患者女,45岁,痢下赤白脓血,脐腹灼痛,饮食减少,口烦口干,舌质红绛少
苔,脉细数者,治疗宜选()
A.驻车丸B.连理汤C.香连丸D.芍药汤
37.患者,女,37岁。腰部困重疼痛半月,每于阴天时加重,伴有头重如裹,脘腹
不舒,口中粘腻,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当属于下列哪一证型()
A.肾虚腰痛B.湿热腰痛C.瘀血腰痛D.寒湿腰痛
38.汗证,阴虚火旺证的最佳选方是()
A.百合固金汤B.知柏地黄丸C.天王补心丹D.当归六黄汤
39.将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确立为通治血证之大纲的医籍是()
A.《景岳全书》B.《血证论》C.《先醒斋医学广笔记》D.《丹溪心法》
40.患者男,42岁,身发疮痍,甚者溃烂已半年,久治不效。近1周眼睑突然浮肿,
延及全身,伴见恶风发热,小便不利,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宜选()
A.麻黄连翘赤小豆汤B.越婢加术汤
C.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D.五苓散合五味消毒饮
41.男,50岁。一月前因劳累过度,出现形体倦怠,头晕泛恶,纳食不佳,厌食油
腻,过一周后两目黄染,随后皮肤亦黄,黄色尚鲜明,伴胁痛,脘胀,头重如裹,
小便短黄,大便稀溏;舌苔黄腻,脉濡缓。此时诊断为()
A.湿热蕴蒸,热重于湿之黄疸B.湿热蕴蒸,湿重于热之黄疸
C.寒湿阻遏型黄疸D.热毒炽盛型黄疸
42.治疗阳虚便秘的主方是()
A.黄芪汤B.增液汤C.济川煎D.润肠丸
43.患者,女,7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0余年。近2月来,患者怔忡不
安,胸闷不舒,气短乏力,动则加重,畏寒怕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其证候
类型是()
A.心血不足B.心气亏虚C.心阳不振D.水饮凌心
44.患者,男,40岁。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
饮,便秘尿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选方()
A.芎芷石膏汤B.羌活胜湿汤C.川芎茶调散D.半夏白术天麻汤
45.患者,女,56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发热,汗
出,口渴,烦躁,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其治疗应首选()
A.薏苡仁汤B.白虎加桂枝汤C.乌头汤D.防风汤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2.脾的生理功能包括脾主运化和()。
3.预防包括未病先防和()。
4.孤府是指()。
5.金元四大家中,倡导攻邪论的是()。
6.元气由()化生。
7.胃的生理特性是()和喜润恶燥。
8.肝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的功能。
9.血为气之母包括两方面的含义:血能养气和()。
10.肺开窍于()。
11.创立“六经”辨证理论的医家是()
12.水肿的发生主要与()等脏腑有关。
13.囟门是观察小儿发育与营养状况的主要部位之一,后囟约于出生后
()闭合。
14.以三焦来划分,肝肾在舌分属部位是()
15.金破不鸣表现及病机多为()。
16.手足背热甚于手足心者为()。
17.察舌的神气,尤以舌色()为辨别要点。
18.按气海穴有明显压痛,为()脏有病的反应。
19.浮肿先见于足胫、下肢,逐渐发展至全身,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为
()。
20.()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本舌诊专著。
21.不寐之心脾两虚治法为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选方宜()。
22.治燥当以()为原则。
23.人体是以()为中心的有密切联系的整体。
24.喘证应首辨()。
25.癃闭的基本病机为肾与()功能失调。
26.郁证气郁化火证治宜选方()。
27.水肿的治疗,《黄帝内经》提出“开鬼门”一法,是属于八法中的()。
28.痹证的治疗以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
29.治疗寒湿腰痛的代表方剂为()。
30.《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病痰饮者,()”。
四、论述题(共8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1.调整阴阳的治则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病证?
2.试述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3.何为反治法?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
4.何谓“脉象要素”?请列出四种紧张度较高的脉象并指出其脉象特征及临床意
义。
5.什么是咯血?哪些证型可引起咯血,临床如何鉴别?
6.简述哮病与喘证有何联系与区别?
7.简述狭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的临床特征。
8.病案分析:刘某,男,69岁。10年前因受凉后咳嗽。此后每因起居不慎,愈而
复发,或迁延不愈,表现为喉痒咯痰不畅,尤以秋冬季为甚,且有逐年加重之势。
近半月咳嗽更为频繁,吐痰量多,痰白粘稠,并感胸闷气粗,饮食减少,形体日渐
消瘦,体力日渐减退,大便溏泄,舌苔白腻,脉濡滑。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
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暨南大学2024考研真题::中医学概论726”,更多院校考研专业课真题分享,敬请关注天任教育非统考专业课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