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速览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一起看。
■ 三个务必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
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 十年来三件大事
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
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 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 归根到底是两个“行”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 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 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 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
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
■ 伟大创举
“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
■ 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 五个“必由之路”
全党必须牢记——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来源:光明网
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举国关注、世界瞩目。中国人民关注二十大,根本在于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都紧紧系于中国共产党,而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又紧紧系于党的二十大。世界瞩目二十大,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大党,中国是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大国,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世界要了解和读懂今天的中国,就要了解和读懂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就要了解和读懂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
党的二十大担负起全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从战略全局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辉煌成就和10年伟大变革的高起点上创造新时代更大荣光的大会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共召开了19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在建党百年后召开的首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在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时间坐标上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具有特别的里程碑意义。
回望过去,党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新时代10年,伟大成就伟大变革是全方位、历史性的,极不寻常、极不平凡。走过百年奋斗历程,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淬炼,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伟业的高起点上怎样创造新的伟业,在非凡10年的高起点上怎样创造新的非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怎样以新作为新成就铸就新的更大荣光,这是摆在全党面前的历史之问。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党的二十大高瞻远瞩、擘画未来,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大会批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明确了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大会批准了中央纪委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批经验丰富、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机构,为实现二十大确定的宏伟蓝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再次全票当选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表达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衷心拥戴,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拥护“两个确立”的政治自觉。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我们就能经受住任何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考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了根本的政治保障。这是党的二十大最根本最重要的意义之所在。
这是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大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自身要求,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路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二十大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阐释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命题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党的二十大对“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和实践意义展开进行了科学阐释,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对“两个结合”的新阐述新要求,必将有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十个明确”,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个重大问题,是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十四个坚持”,是这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这一思想的实践要求。“十三个方面成就”,充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成就和变革,涵盖了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同样是这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把“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明确提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坚持”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拓展了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呈现了这一思想全面系统完整的理论形态。
这是谋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会
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和目标。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精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理论逻辑、实践特征和战略部署,大大深化了我们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人类现代化肇始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伴随着帝国主义扩张崛起建立起以西方为中心的文明体系。近代以来,中国的革命先驱和先进分子也曾幻想通过学习西方现代化、走西方发展道路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才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一条通往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独特的客观条件决定的,是中国社会制度和治国理政的理念决定的,也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长期实践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决定的。我们党带领人民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越走越宽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环顾全球,已经实现现代化的37个发达国家的人口合计为10.9亿人,其中多数国家只有几百万或几千万人口。中国式现代化,将以十多亿的人口体量整体迈向现代化社会,这将彻底改写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版图和态势,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可以预见的辉煌未来,必将开创人类历史和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奇迹,必将以累累硕果丰富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这是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的大会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党的二十大深刻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宣示中国在变局、乱局中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策主张和坚定决心,为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中国始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相互交融、相互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党的二十大重申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长治久安、持续繁荣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党的二十大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本质要求,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愿望和真诚。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世界政党政要广泛、持续来电来函热烈祝贺习近平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多国领导人接踵访问中国,再次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坚定信心,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和期待。锚定党的二十大部署行而不辍,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继续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就能够凝聚起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是推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大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是党的重要文献首次使用“大党独有难题”这样的表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清醒认识和坚定立场。
历经百年风雨,中国共产党已经从建党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党。如此超大规模的党,具有不可估量的强大势场,具有排山倒海的强大能量,具有其他政党难以比拟的显著优势,同时教育管理党员和党组织的任务极其艰巨,不断清除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的任务极其艰巨。特别是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长期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同时大也有大的难处。把这么大的一个党管好很不容易,把这么大的一个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更不容易。”对我们这个百年大党来说,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是任重道远的历史性课题。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这是保证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之道,也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根本之道。
党的二十大作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按照党的二十大要求始终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就一定能够把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 何毅亭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