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报辅导班的好处有很多,主要包括有这些:1.有老师领路;2.合理规划复习;3.提供专业学习材料;4.答疑解惑。如果想具体了解考研报辅导班的好处有哪些,那不妨接着往下看吧!
下面从几个方面向大家展示一下天任寄宿考研培训、集训营、自习班的情况:
1、学习方面:学习环境上我们配有敞亮美好的教室,每个教室都配有空调,每位学生配有独立桌椅,每个桌椅旁边就有固定插排,有区域无线网覆盖,教室按照文理分班等;学习进程上面配有不同的班次比如高三自习班/刷题答疑班/精讲班/寄宿一对一,每个班次的区别详情咨询本人或留言哦~
2、住宿方面:标准的六人间,每位同学配有相应桌椅和衣柜,每个宿舍都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专用洗衣机和洗漱台,厕所还有供暖系统,还有宿舍老师24小时值班!
3、价位方面:九月份之前都会在原价位基础上优惠2000元并送复试自习班,并且入住时间越长费用相对越高;但是报名越早优惠力度就越大!了解详情联系我吧!
加微信详细咨询!





4、管理方面:(1)统一作息时间、刷卡进入教学区,班主任上课点名、统计出勤率;
(2)自习室电子设备统一管理,严禁大声喧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按专业分班,固定班级,专属座位,空调直饮机等公共设备完善;
(4)班级学习氛围浓厚、量化积分奖励、模考测评奖励;
(5)定期组织班会、校内学生活动,专业心理疏导;
(6)半封闭式管理、外出需请假(严格控制)、辅导员24小时值班全程维护;
一、学校概况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由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的以工学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信息特色鲜明的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学校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有清河小营、健翔桥、清河、金台路、酒仙桥5个校区,占地500亩,校舍建筑面积33.32万平方米。学校总用地规模1183.6亩的新校区已于2015年正式开工建设。 学校从1981年起,开始以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的名义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93年取得独立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3个,覆盖了工、管、理、经、法等5个学科门类,同时还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和8个工程硕士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和重点建设学科9个,部级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实验室分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财政部与北京市共建开放实验室2个,机械工业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近几年北京市连续对我校科研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进行重点建设,学校已拥有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和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 学校在电子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科研力量雄厚,特色和优势明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参与的
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被正式认定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建设的“北京世界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协同创新中心”被列为市教委“2011计划”培育项目;2011年学校参股的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中首家上市企业;学校还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6家股权激励试点单位之一,并获批建设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和中关村科学城第二批建设项目“北京高端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学校是北京市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立项名单的高校;足球机器人Water队在中型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赛中5次荣获得冠军,为国家争得荣誉。 学校拥有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32人,其中50%具有博士学位,正高级职称126人、副高级职称291人,各类硕士生导师410人、博士生导师23人,双聘院士6人,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3人,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3人,获得市属高校学科首席专家岗位1个。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北京学者2人,长城学者4人。目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近1200人,在读博士生30余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校提供科技创新基金,鼓励研究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拓展。与境外5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其中与13所高校签订协议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与7所高校签署协议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聘请6位国外大学校长担任学校学术委员会荣誉委员,聘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教授等16位世界知名学者担任荣誉教授。学校设有国际交流学院,积极扩大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现有在校留学生178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其奋发图强的发展历程,诠释着自己光荣的传统和独特的骄傲。在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学校将秉持“勤以为学、信以立身”的校训,肩负崭新的历史使命,抢抓空前的发展机遇,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大步迈进!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考我校各学科的同等学力考生,只能报考与自己本专业相同或相近学科,且须具备以下条件:①获得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②进修过普通高校相关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五门以上,并提供正式成绩单),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或本人报考方向与该研究课题相关且本人发表1篇以上文章,同时文章内容与报考方向相关。 注:同等学力报考者由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办公室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其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后,方准许报考并发放准考证。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加试合格后方可录取。 对原来明确规定按本科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且须加试本科课程的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新纳入准考范围的自考和网络教育本科生,复试是否加试由招生学院自主确定。
推荐栏目:考研辅导班 考研自习室推荐 封闭考研集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