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互动 > 热门问题 > 正文
考研互动

社会工作考研名词解析之社会学习理论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3-07-30 09:55:57  |  关键词:

  •  
  •  
  •  

社会工作考研名词解析之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工作是一门培养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社会科学。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报考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天任小编整理了一批社会工作考研知识点,本文主要分享“社会学习理论”考研名词解析的详细内容。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52年提出的。

该理论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班杜拉认为社会学习理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这是因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故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1、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

该理论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

2、重视榜样的作用。

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

人的行为不仅受外界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受自我引发的行为结果的影响,即自我调节的影响。自我调节主要是通过设立目标、自我评价,从而引发动机功能来调节行为的。

4、主张建立较高的自信心。

一个人对自己应付各种情境能力的自信程度,在人的能动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将决定一个人是否愿意面临困难的情境,应付困难的程度以及个人面临困难情境的持久性。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有较高的预期,在面临困难时往往会勇往直前,愿意付出较大的努力,坚持较久的时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往往会产生焦虑、不安和逃避行为。因此,改变人的回避行为,建立较高的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内容整理自《社会工作概论》等参考书籍及百度百科。

以上就是【社会工作考研名词解析之社会学习理论】的全部解答,如果你想要学习【考研专业课】更多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天任考研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