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始创于2006年,专注考研。
学习方面:学习环境上我们配有敞亮美好的教室,每个教室都配有空调,每位学生配有独立桌椅,每个桌椅旁边就有固定插排,有区域无线网覆盖,教室按照文理分班等;学习进程上面配有不同的班次比如高三自习班/刷题答疑班/精讲班/寄宿一对一,每个班次的区别详情咨询本人或留言哦~
住宿方面:标准的六人间,每位同学配有相应桌椅和衣柜,每个宿舍都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专用洗衣机和洗漱台,厕所还有供暖系统,还有宿舍老师24小时值班!
加右侧微信详细咨询!
我没有考研经验。
但可以通过查阅向你介绍一些关于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工程考研的一些信息:1.考试科目:政治、英语一、数学一、计算机2.考试难度:相对较高,难度系数排名前列。
3.面试:根据成绩排名,面试,面试内容根据考生所填报的方向不同而有所不同。
4.备考建议:(1)抓住重点:数学和计算机科目是必考科目,重点做好这两个科目的复习;(2)刷真题:多做模拟试卷和历年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3)参加培训班:可根据自身情况报名参加专业的培训班,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考试成绩。
5.考生心得:(1)学习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2)要有自信,正确面对挫折,勇敢面对考试;(3)相信自己,相信一份努力一份收获。
以上是我对于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工程考研经验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
北京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考研分享?
北京科技大学软件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
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
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
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
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学校由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东凌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以及研究生院、体育部、管庄校区、天津学院、延庆分校组成。
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MBA(含EMBA)、MPA、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翻译硕士、社会工作、文物与博物馆和工程硕士等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0个本科专业。
学校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4个全国一级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2017年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冶金工程、科学技术史获评A+,材料科学与工程获评A),安全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批学科具有雄厚实力,力学、物理学、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纳米材料器件、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等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焕发出勃勃生机。
专业介绍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软件工程专业是2002年国家教育部新增专业,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及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专业将成为一个新的热门专业。
该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培养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提高了工作和生活效率。
数学:
简单来说数学二知识点相对数学一少一些,没有概率,但是高数部分考的相对较深,特别是二元函数、导数、微分。
近几年考研数学趋向弱化技巧,强化计算量,所以在复习中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做题速度和准确度是很重要的。
每天做题至少3个小时,错题集也要做好,在考研期间可以不断的回补。
基本的复习策略是先将知识点精炼复习后,强化积分、极限等重要知识点,阶段复习,此期间可以做全书,做阶段练习题,比如1000题等资料。
在强化复习的同时可以做历年的真题练习,但是要保留近10年的真题来做全套计时模拟,还不错选在上午,限时3小时,建议每次都要提前20分钟做完,这样才能保证考试万无一失。
真题做完也要再复习几遍,做到无死角的复习,熟练各种题型。
英语:
考研初期要着重背单词,也可以背高频词汇,直接练习考研真题的阅读,在阅读中会增强对单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将真题直接买了,推荐张剑的真题解析。
真题推荐多做几遍,不推荐做模拟题,前期可以只练阅读,作文留作10月份再专项练习。
每篇阅读做完在批改后要对原文进行翻译,并对照翻译进行比对,以此来练习翻译,同时也可以整理好的句型,留作作文用。
作文的话可以将各种主题的都选一些来背,至少背20篇,书信也是要至少掌握10个体裁的,以应对各种主题。
政治:
政治的话知识点可以看一下,不过我当时复习前期主要看的是历年真题的选择题,总结了一些常见的陷阱设置,这些选项一般都会重复用来设置干扰项的。
大题的只看了一下答题步骤和思路。
政治的正式复习是在10月中旬左右开始的,主要看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一些知识点,然后重点掌握了肖秀荣出版的模拟题,每个题都看了,也背了一些,最后考试中还压中了好多题。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79数据结构招生人数30人复试时间地点
(1)专业水平考核
物理学、固体力学和软件工程专业无笔试。
其中报考物理学专业的考生,请参加复试报名时提交培养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对硕士培养目的、培养目标的认识,以及对研究生阶段学习和科研工作的设想;报考固体力学专业的考生,专业水平在面试中进行,主要考察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报考软件工程专业的考生,专业水平考核在面试中进行,每位考生综合面试与外语测试的合计时间不少于20分钟。
(2)综合素质及外语水平考核
软件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具体时间地点将于报到当天公布。
复试内容
复试总成绩满分为350分,其中专业课笔试满分150分,综合面试满分150分,外语测试满分为50分。
(1)专业课笔试150分。
采用闭卷方式(除物理学、固体力学和软件工程专业外),由学院统一组织、集中进行,时间3小时。
考生凭二代居民身份证、硕士入学考试准考证参加考试。
考试时不得携带手机等通讯设备和具有文字记录及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
考试科目见招生简章。
(2)综合面试150分。
按专业分组进行,重点考察考生综合素质、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心理素质、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思想品德、举止和礼仪等。
(3)外语测试50分。
按专业分组进行。
重点考察考生外语的听、说能力以及专业表达能力。
每位考生综合面试与外语测试的合计时间不少于20分钟。
复试材料
1、有效居民身份证(有效期内);2、复试通知书(考生自行下载打印);
3、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携带学生证原件);
4、学籍、学历证明。
应届生(北京科技大学应届生除外,但须提供学生证)提供学籍证明,往届生提供学历证明。
;
5、大学期间成绩单复印件;
6、有获奖证书、科研成果的考生提供相关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7、单独考试考生还须携带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介绍信并同时提交两份相关专业专家推荐信,两份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
在北京科技大学现场确认时已经交过介绍信、推荐书和毕业证书复印件的单独考试考生可不交。
8、未在北京科技大学现场确认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须携带《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
9、同等学力考生(报考MBA、MPA的考生除外)须携带最后学历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以第一作者在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与报考相关的论文一篇或者提交选修本科阶段课程成绩单(须加盖进修学校教务处公章);
复试经验加心态
考研复试应该这样准备
1、复试从哪几方面做准备?
复试主要考察笔试和面试,包含专业技能考核、英语口语、听力以及综合面试。
这些都需要准备。
所以准备的东西比较多, 考研复试辅导班建议同学们多动手在网上查询相关信息,或者选择 考研复试辅导班帮助提供资料。
2、分数刚过往年国家线的话怎么准备?
这个时候需要做两手准备,一、复试准备;二、调剂准备;因为今年的国家线还没有出来,历年国家线只能作为参考。
无论哪种准备, 考研复试辅导班都提醒学生作好专业课、综合能力、英语的表达准备。
做好专业课知识积累,熟练英语表达,了解面试要求。
3、除了复习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准备什么?
专业知识的准备不仅仅是专业书籍的准备,还要阅读专业文献方面的储备。
因为在复试的时候会问到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专业问题,还会问到你社会热点问题, 考研复试辅导班建议同学们多关注时事,关注热点新闻。
4、招生目录上没有写复试内容该怎么准备?
一般院校专业在公布分数线后会公布复试相关事宜。
如果在招生信息上没有体现复试内容,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例如网络或者 考研复试辅导班。
准备的内容包括专业课知识,英语口语,综合面试。
5、复试考查的内容如何分配复习时间?
一般院校有专业课笔试、英语考查、综合能力考查的三大方面,一般专业课笔试都是一上午或是一下午就测试完毕。
个别院校也会把英语听力与专业课笔试放在同一天上下午或是同一天举行。
综合面试一般就是20多分钟的时间,该院校招生人数较多的话一般都是在一天内完成。
一般院校是笔试和综合面试占有同样重的比例,英语占一部分,对于个别院校也是重视英语的,所以三方面建议都需要花时间去准备。
拿考研复试辅导班来说,内部资料相当于经验贴,是你目标院校的内部信息,比如真题,笔记,课件之类的,这些无疑是有含金量,有可能会以真题的形式出现在你的卷子上,所以报考辅导班还是很有价值的。
7、什么时候开始准备专业课复试?
考研复试辅导班建议:初试后就立刻投入到复试专业课的准备,因为有部分专业课初试是不考的,在此过程中还要准备综合面试。
所以建议在考研初试的准备当中把专业课一起准备一下。
8、破除误区,主动出击
初试高分并不一定会被录取,初试分数只是你得到的一张入场券,高分最多表示获得了一个有利位置,但是这只是暂时的。
每年都有高分学生被刷,前几年北大汉硕复试就刷了一个第一名的考生,原因很简单:这位考生复试表现不好。
所以高分同学一定不要沾沾自喜,复试环节人才济济,不要因为自己的疏忽而成为炮灰。
同样,擦线过的学生也不要自暴自弃,复试是你们逆袭的一个好机会,好好准备,把握机会。
9、淡定应考,应对意外
再充分的准备也避免不了一些意外。
例如有的同学抽签抽到最后一位,进教室之后,老师们都已经很疲倦了,就直接进入问题,以至于准备的大篇自我介绍都没有机会说。
考研复试辅导班建议:复试是很灵活的,要经常有一些变化和调整,临场发挥也很重要。
但是临场发挥也是基于前期的充足准备和积累,不然你根本无从发挥。
10、信息多源,有的放矢
考研复试辅导班提醒大家,每个学校都不一样,每个专业也都不一样,有的学校只考面试,有的学校还有笔试。
不要以为听力口语考试每个学校都是一样的,就口语来说,有的学校考对话,有的考演讲……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密切关注学校官网,或者询问学长学姐,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耽误自己。
11、复试准备个性化
正面的个人特色会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想想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怎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展示给老师。
去年有一个考生去复试之前,精心准备了个人资料,做成精美的简历状,设计得也比较有创意。
进入教室的时候,当他把个人资料递上去时,老师们都很意外,因为前面所有的学生都没有准备,其中一个老师微笑地点点头,整个复试气氛都很愉悦轻松。
12、稳定心态,坚定目标
机构很多可以协助提供机构一般很少有独立的复试指导的那样成本可能会高一些
自身情况
本科: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排名60%+本科无项目无科研无奖项
报考专业: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工程
初试分数:480+专业课120+
总成绩:10+/65成功留在中关村校区
我是本科是某工科专业、一战上岸北理软件工程的跨考生,今天我写下这篇经验贴,主要是想帮助和我一样想跨考但是对考研非常迷茫的学子们。
除了大一学的C语言(我只学到一维数组且成绩才60多分)以及两三个用代码写的课程设计,我没有学过任何一门计算机专业课,成绩不够保研。
我在2021年5月份决定跨考,时间可以说比较紧张了。
我的情况大致如此,最终我的初试成绩是380+,其中885专业课的成绩为120+,超过了很多本专业的同学。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具体聊一聊,在考研竞争如此激烈、专业素养基本为零的情况下,我们跨考生如何为自己争得一线生机。
审视自己选择目标院校
考研区别于高考的一个点就是,在初试前我们已经选择了目标院校和专业。
考研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选择大于努力,但是我觉得两者同等重要。
在22年考研中,有些专业前些年分数变态高,导致大家不敢报考,分数线反而降下来;有些专业前些年分数线还很低,22年却暴涨几十分。
因此,选择与努力都非常重要!选择匹配自己能力的目标院校,应对分数线稳定的理想状况;努力将成绩尽可能提高,应对分数线突然暴涨的实际状况。
决定跨考计算机这一大方向后,我便开始审视自己。
我的劣势不用多说,专业素养匮乏,时间紧张;而我的优势则是本科期间认真对待了每一门用到编程的课程设计,有一定的算法思维。
然后是分析候选院校。
一是看资源优势:找复习资料和有经验的学长学姐是否方便;二是看专业考什么:北理软工只考C语言和数据结构两门专业课,而且数二不用学概率论;三是看历年分数线:北理软件工程复试分数线最高是357,我认为自己可以搏一搏。
复习用书:
C语言:谭浩强C+数据结构+谭浩强C++程序设计
+浙大翁恺C语言课程
+在Dev上敲书
数据结构:王道考研
数学
数学是开始的最早的一科,但是复习效果我认为是四科中最差的。
1月份的时候,我就买了李永乐老师的复习全书(综合提高篇),大三下的时候也在利用闲暇时间复习数学。
我认为数学复习效果不佳的原因有:
一轮复习时打算尝试用markdown做笔记辅助复习(高数和线代加起来写了2000多行,后面来看毫无作用,不如直接写在书上);
一轮复习时要求过高,希望能看完直接开始刷题,因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例题上,但是由于练习量不够,实际效果并不好;
暑假复习效率较低。
前期效率低下的结果就是复习时间拖长。
7月底才把复习全书的高数部分看完,花了20天匆匆忙忙把线代过了一遍(然后做题还是各种不会),然后刚好赶上小学期开始,一直拖到9月8号才把660的高数第一部分做完(此时发现事情不对劲准备转数二)。
后面有一段时间没有看数学,在看其他三门。
9月底到十月中旬的时间把张宇的高数18讲
和李永乐的线代讲义看完了,
但是感觉还是不会做题,18讲的例题都做得磕磕绊绊的,后面做严选题做的倒是还行。
10月底开始做题了。
一开始做的是线代的严选题,高数刷了几道1000题发现刷不动,就放弃了。
11月初刷完严选题开始做往年真题和李林六,
真题用的是李艳芳的套卷。
刚开始是大片大片的不会,很多题都是见过没思路(这就是只看例题不写题的问题了),李林六均分80多,11-16真题均分105(后面几年真题只刷了选填,有的甚至没写过)。
因为没有记录一刷时间,所以具体的时间规划也记不清楚了,反正没来得及二刷李林六,甚至最后一套都是12月李林四快到了才写的。
11月主要就写了真题和李林六,11月初买了一本的李林108,结果也没写多少。
12月主要写了李林六的最后一套,李林四,李艳芳三套卷的第一套,以及几套真题和模拟题的选填(练习用)。
李林四是12月4号到的,四套全部计时用答题卡写(答题卡后面会说),平均95,不高,但是够用。
李艳芳是出了名的难,我买来只做了第一套,感觉难度太大不适合我,就没看后面的。
在做李林四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计算错误挺多的,于是网上找了其他模拟题的电子版,练了一下选填。
考前一周数学的练习量不是很大(主要都是在背肖四),大概是做了李四最后一套,一两套选填,复习了一下各种重要公式(自己总结的,平时做题容易记错或者没记住的那些),周四早上跟着复习全书把知识点全部过了一遍,然后去看李林模拟卷的错题,周六晚上没有练选填或者练计算,主要是在看李四的错题。
总结一下数学的经验的话,就是复习不用太着急,多做题,在做题中总结经验、积累手感,题集(660、330、1000、880、108、严选题之类的)、真题、模拟题都要做。
以及,一定要做错题,从11月开始就要安排时间复习错题,搞清楚做题思路,这样才不至于无从下手。
另外,也可以多看看网上总结的一些技巧,我的一位朋友就表示他看的一份证明题思路大全,对于他今年做出那道证明题帮助巨大。
真题是有两类,一类分专题总结,一类按年份总结,我自己的看法是分专题总结的适合定点加强,而按年份总结的适合基础较差的用来适应做题的感觉。
偶数年那几份也可以考虑单独拿出来做,但是毕竟题型分布变了,可能会有所影响。
考试的时候说实话不是很顺,选择题第五题卡了(反常积分的,平时没怎么练),后面大题第一题又卡了一下,导致后面做题节奏有点受影响,22题证明题没写出来,23题线代的第二问本来应该有思路的也没写出来,感觉还是应该卡紧时间,不要在一道题上纠结过久。
另外,数学一张草稿纸是绝对不够的,申请第二张草稿纸的时候需要将第一张交上去。
我们考场是允许将式子抄到第二张草稿纸上再交第一张的,有些要求严格的考场可能不给,建议提前把关键步骤写在试卷上。
英语
阅读:唐迟,b站看看阅读课就行,阅读的逻辑那本书基本上就是唐迟的视频课内容。
翻译:唐静,唐静的翻译是可以的,只不过翻译这东西,不是很好搞
完型:跟的刘晓燕,2015那几年完型难度有些转变,如果时间充足,题目简单,完型是可以自己做出来的,题目难得话,懵也行,完型答案遵循5A5B5C5D这样的规则。
新题型:刘晓燕+唐迟等等,反正我看了不少,他们大体思路还是一样的
作文:潘赟作文+王江涛的20篇。
我个人英语基础一般,四六级大一一次过之后(567和509)就没怎么看过英语,但是英语只有100分,相对拉不开差距,因此我没有在英语上投入太多的时间。
前期英语复习的主要工作就是背单词,这一点我执行得不是很到位,没能划分出足够的时间来背单词,最后索性放弃背单词。
词汇量的匮乏对于我做题造成了不小的的影响,因此如果是基础不好的同学,建议多花些时间在背单词上,不要求写作文时会运用,但是至少阅读遇到的时候要能认出来。
英语主要的练习量来自于真题。
我选择的真题是张剑的黄皮书,另外一本真题集《考研真相》在知乎上有不少推(guang)荐(gao),我身边也有同学使用,有人说那本的答案讲解更基础,建议按照自己需求选择。
具体年份方面,我是暑假开始做真题,从01年一直做到17年,18-20没做,21年的做了,感觉早期的题目难度更大,而且考察点可能也和现在有所区别,如果时间不足的话,英一英二都可以从10或者11开始做。
做题的时候建议先做客观题(个人认为翻译和作文还是比较需要专门练习的),把翻译和作文留到练习过之后再测试。
时间安排上可以直接一次性做一套,也可以一天两篇阅读地分开做,具体顺序可以多尝试,找到自己觉得最舒服的做题顺序就行。
英语不像数学,有那么多题型和技巧,英语主要的要求就是词汇量和做题量,还有一些做题技巧。
考试的过程其实还算顺利,除了完形挺难的(感觉是近几年最难的一篇),后面阅读做的还挺顺,甚至还有空给小作文打个草稿,但是大作文就只简单写了写大纲,然后字数也可能有点偏少。
政治
政治大家开始的应该都比较晚,我自己是9月开始看徐涛的马原视频的,直接看的强化班。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有马原和思修看了视频,思修感觉看视频好像作用也不大,真正值得看视频的也就马原。
毛中特和史纲是直接看肖老的讲义。
做题方面,1000题只刷了马原的单选和多选,买了刷题小程序也没刷多少。
政治个人感觉前期没那么大必要去刷题(相对来说),如果时间有限可以放弃1000题。
11月肖八到了之后开始刷肖八选择题,顺便看了看马原大题。
第一轮是用的空卡的刷题表(不喜欢空卡的也可以自己做一个),
第二轮肖八是后面12月中旬的时候,写在书上,感觉二刷的提升还是挺大的。
(虽然也可能是只记住了答案没记住知识点)
12月先做了肖四和腿四的选择题,然后背了肖四的大题,背完(指看了一遍然后什么都没记住)去做腿四的大题发现毫无头绪,然后开始慢慢学着怎么从题目中找(chao)切(dian)入(cai)点(liao),顺便二刷选择题,到考试前一天都在背书。
背书的话我对比了一下肖四和腿四的答案,个人感觉还是肖四更适合背下来去考试(腿四结合材料的点比较多,有时候找不到关键句),网上也有很多带背的视频和口诀帮助记忆,不要对着肖四死背。
当然最后还是要回归题目,要学会由题目联系到对应的知识点。
肖四背不下来挺正常的,内容多时间短,能背多少背多少,前两套相对重要点。
考试的时候我是先看了一眼大题,大概确定主题之后再开始做选择题的,如果有担心自己记得不牢的也可以考虑先写大题。
大题建议无论会不会都尽量写满,答题时要注意结合材料,可以前半句原理后半句结合材料说明。
答题的思路基本是原理+方法论+总结(如果有),可以适当抄材料。
专业课
专业课是全国统考的(例如408)不用拆信封,自命题的需要自己拆信封,交卷前也要自己封信封。
关于具体拆封和封装的步骤建议移步B站。
北理的专业课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813数据结构+计组,816数据结构+计网,885数据结构+c语言,889数据结构),885难度很小,最后得分也很难拉开显著差距,如果本科是北理计院的建议不用花太多时间。
数据结构我看的是王道的网课(当初买的408四门,结果最后只有一门用得上),c语言纯靠自己平时刷力扣的积累。
专业课往年真题在GitHub、
王道论坛以及淘宝都能找到,早年的题目比较全面,但是感觉参考价值不大(有些都还是16位编译器的),最近几年的基本都是“学长回忆版”,大部分题目语焉不详,个人感觉如果要买可以几个人凑一份,数据结构按408准备基本足够。
最后我利用红果研的模拟卷查缺补漏,发现自己数据结构的算法题比较薄弱,于是将王道教材的算法题(链表、栈队、树、图)都写了一遍。
885的考试内容是75分的数据结构和75分的C语言,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和编程题。
题目难度不大,但是一些常见考点需要复习(比如C语言的数组、指针和引用,结构体、联合体,数据结构的树等知识点,以及链表反转、控制输出等常见编程题)。
885题目简单,答题纸给的也足够,写的时候尽量书写工整,否则容易被扣分。
(怀疑我专业课这么低就是因为这个)
考前的准备和考试的流程
考前其他准备:
报名之后就可以开始着手订酒店了,早定早便宜,晚定睡大街;在本校考但是担心舍友会打扰到自己的也可以出去住。
报名之后要注意报考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公众号的消息,10月报名阶段会公布报名信息填写出错的名单,11月会提示信息核对,12月会公布具体的防疫政策,到达考场的路线等。
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去考场看看,了解考场位置和考场条件。
专业课为自命题的同学建议准备小刀(没有的话现场问老师也行),割的时候别太用力,我们考场的信封有需要用胶棒的封条,但是后面另外发了一个贴纸,直接贴上就行。
签名是写在贴纸边缘,信封和贴纸上都写上,信封两面都要写。
写在最后
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对于我考研的支持,没有给我太大压力,也给我留了没考上的后路,无论我做出怎样的决定都愿意支持我。
其次要感谢考研期间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朋友。
暑假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吃饭的朋友,和我考同一个专业的舍友,一起从初试复习到拟录取的好兄弟,还有在考研前一周线下或线上慰问的导员和朋友们,以及耐心解答了我很多问题的一位学长。
从开始认真复习到拟录取,考研的复习历程长达9个月,一度学到崩溃,想要放弃,是你们的陪伴让我坚持了下来。
最后推荐一下考研必读书籍:
2016年北大软件工程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的基本分数线要求是330分。
政治分数线50分,英语分数线50分,数学分数线90分,专业课分数线90分。
学费专业硕士1w,学硕8k;复试每年不一样,初试后有具体安排。
2016年北京大学083500软件工程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北大软件工程在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我认识软件工程的系主任,基本上他是很和善的,不过也有老师要求很苛刻。
面试大部分会问你本科情况,所以个人自述很关键,需要好好写也需要技巧。
建议你去盛世清北参加个复试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