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始创于2006年,专注考研。
学习方面:学习环境上我们配有敞亮美好的教室,每个教室都配有空调,每位学生配有独立桌椅,每个桌椅旁边就有固定插排,有区域无线网覆盖,教室按照文理分班等;学习进程上面配有不同的班次比如高三自习班/刷题答疑班/精讲班/寄宿一对一,每个班次的区别详情咨询本人或留言哦~
住宿方面:标准的六人间,每位同学配有相应桌椅和衣柜,每个宿舍都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专用洗衣机和洗漱台,厕所还有供暖系统,还有宿舍老师24小时值班!
加右侧微信详细咨询!
太奇考研有这样的考研复习计划,可以自己看一下,
首先,你应该联系该校研究生院,购买历年试题,弄清指定教材。
其次,通读指定的教材2、3遍,熟悉教材的内容和知识框架。
再次,分析历年出题特点和出题点,大致把我一下出题的方向,进入二轮的重点复习。
然后,根据自己的笔记重点复习,该背的背,该熟记的记住,注意一定要有自己的记忆方法,不是死记硬背,灵活掌握要点就可以了。
(建议2、3遍)再然后,将指定教材再次熟识一下,特别是知识结构等最后,可以根据复习情况结合出题特点,自己押几道题(一般考过的不会再考,不过有时会换一种考法,如原考名词解释可能改成与此相关的简答)考前,要浏览一下自己的笔记,这都是你复习的精华(第一次的笔记应该尽量全面,二轮、三轮的要有层次、有重点)时间方面就得自己安排了,另外我认为毅力在考研成功中占得比重是最大的只要有坐的住的习惯,那考研没问题。
这是我当初考研时的做法,希望对你会有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的借鉴。
最后,预祝你成功!
自学挑战比较大,我基础不好,自控力差,所以还是报班学习好,关于报哪个网课,可以上宫中号搜一下网课社,现在知道怎么规划学习了。
按照自身的需求自己制定一个复习计划表,哪一项弱,就多给哪一项多分配点时间。
目标:
明年考上XX大学XX学院硕士研究生
初试总分目标:XXX分,公共课:XX分,专业课:XXX分。
计划:
七月初—八月底:第一轮复习(注重课本及基础知识,夯实基础)
七月份
七月:熟悉课本,开始第一轮课本阅读
数学:完成数学全书高等数学部分
共XX页,每天XX页,XX天完成第一周:完成XX页第二周:完成XX页……英语:阅读练习;背单词;翻译练习完成《XX英语阅读理解精读200篇》共200篇,每天7篇,29天完成。
第一周:完成28篇第二周:完成28篇………专业课:完成共XX页,每天XX页,XX天完成
......
对于已经决定考研的人来说,中期目标是完全固定的,就是考上研究生,而短期目标则是由学习计划所决定,那么基本可以不考虑目标管理的问题。
但是,考研绝对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还是要考虑自己长远的目标,把那些能够帮助自己实现长期目标的事情收集起来,等考完研之后时机成熟再做。
有了目标之后,我们就应该着手将目标分解。
考上研究生是结果,那么怎样达到这样的结果呢?我们应该一步步将其分解为可以完成的小目标,下面是一种分解的思路:
同样,上面只是一个例子,很多地方都可以再细化,你必须自己去做一遍,思考一下自己在每一科要达到目标需要做到什么,逐级分解,细化到每本要看的书每一遍阅读练习要做到什么程度。
目标列表虽然细化了目标,但是我们需要加上时间限制才能得到真正的计划,我们先按照一个大体框架(例如可以用上文三轮复习+最后备考阶段的框架)对所剩下的时间做一个划分,然后根据每一阶段的特点将具体的细化目标填进去,就可以得到类似于上文的计划。
但是在制订计划时有两点要注意:
第一,不要太细化,最小单位到周即可,前文的“每天XX页”不过是每天行动的参考,而非硬性任务;
第二,不要太超前,一周结束才制订下周的计划,一月结束才制订下月的计划,一个阶段结束才制订下个阶段的计划,所以上文才会有“待安排”的字样。
下面我具体解释一下。
首先,不要太细化。
过于细化的计划混淆了计划和行动的区别,每天都拿出一张详尽无比的计划清单来决定今天的行动是糟糕无比的做法。
制订计划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专注于眼前的行动,不必考虑过后的事情,同时又可以保证当前的行动的确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自己的目标,因此,过于细化的计划是完全错误的。
个人推荐以周为单位,具体怎样将计划转化为每天的行动以及“每天XX页”的提示怎么来怎样用后文再具体叙述。
其次,不要太超前。
启道教育提示在没有开始行动之前,我们绝对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计划是否切合实际,我们对进度的估计可以会过于乐观或者过于悲观,例如我的计划曾经包括一个星期看完《投资学》,开始之后很快就发现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如果你的计划过于超前,那么一旦前面计划的执行情况与预期不一致,你就必然需要调整后续计划,等到你完成每一步计划之后再细化下一步计划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总之,你的计划应当是灵活的,随着你行动的推进不断发展,不断趋向完善,一开始你只有非常粗糙的阶段计划以及第一个月、第一个星期的计划,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细化目标被制订成计划、被你所完成,你距离最后的目标也就越来越近。
“每天XX页”实际上是计划和每日行动之间的桥梁,那么这个数字怎么来的?答案可能让你大跌眼镜:书的总页数/预计完成天数。
这当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同样是一页书,有些地方可能要看半个小时,有些地方可能只要五分钟。
但是从平均来看,你每天必须完成这么多,这个数字是保证计划完成的一个参考值,具体的调整应该交给每一天去做,而不是现在。
有了这样的计划之后,我们就需要将计划转化为每天的行动。
我们首先将每天划分为三个部分,早上、下午、晚上,每一部分对应一个科目(虽然实际上有四科,但是英语可以先开始复习,后期主要工作完成之后再和政治一块复习,也可以从其他科挤出时间复习政治)的复习,根据“每天XX页”的提示安排今天的行动,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每天实际完成的情况可以浮动,只要保证平均达到这样的水准即可。
每天晚上都对当天的行动情况加以回顾,同时按照计划制订明天的行动。
这样周而复始直到一周结束,在计划上记录下当前的执行情况,然后根据自己本周的完成情况制订下周的计划。
如果有需要的话,调整当月的计划,例如,如果你一个星期只能看完《金融学》的八分之一而非四分之一,那么你就只能在当月安排完成一半的阅读量,等到下月再完成另一半。
同理,每一个月完成之后都相应记录并调整计划。
二、行动
在行动层面我有两个建议:
第一是收集
可能在复习过程中你会有一些新想法,例如我在复习过程中就想到应该按照大纲的框架来整理笔记(尽管之前我已经按照课本的框架整理过笔记),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可是你不应该马上开始付诸实施,甚至马上开始计划都不应该,正确的做法是将其记录到一个本子上,等到回顾的阶段将其融入原来的计划之中。
或者有某些事需要你去做,但是只要这些事不是需要马上完成的话也将其记录下来,而不是打断当前的复习进程。
第二是保持专注
更具体地说,远离网络(特别是手机),尽量创造一个不受打扰的空间,利用番茄工作法来保持专注。
关于番茄工作法,我要多说几句,所谓番茄工作法,最简单的形态(也就是我自己所用的)可以是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注意休息绝对不是用手机上网,而应该是闭眼养神、起身走一走或者去给自己倒一杯水。
至于番茄工作法有没有用,我不想多说了,自己尝试几天,和以前对比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你觉得不需要或者不适合的话,不用也无所谓。
但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对于长时间复习的考研党来说,5分钟的休息绝对不是浪费。
当然,如果你用了番茄工作法,那么总复习时间一定要够长,不然的话休息的时间是无法通过效率提升弥补回来的。
三、一份非常合理的复习时间计划
现在一直到9月份都是继续强化的过程,给大家整理了一份学习计划,仅供参考哦。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每周还不错留出半天,无关学习,只是专属自己的放松时间。
6:30—7:20起床洗漱吃早餐(营养早餐,肉蛋奶谷物必备)7:20—7:50背诵考研英语单词(考试不停,单词不止。
)
7:50—8:00 休息缓解10分钟
8:00—10:00复习考研政治(记忆+理解)10:00—12:00 复习考研数学
12:00—12:30午饭(荤素搭配为宜)12:30—13:15午休(午休恢复元气,下午精神百倍)13:15—15:15 复习考研英语(精读+分析)
15:15—15:30 休息缓解20分钟
15:30—17:30复习专业课(两门专业课交叉复习,保持新鲜感)17:30—18:30晚饭(荤素搭配为宜)+休息
18:30-21:00 专业课+数学复习
21:00-21:20 休息缓解20分钟
21:20-23:00 自由安排,建议结束之前再单词15分钟
23:00 不要睡太晚!
复习高数,先看课本,复习一遍做考研班的辅导书,大概做到两遍吧,自己整理笔记。
然后到暑假回来可以做真题,大概做到两遍或者三遍,最后是模拟题。
复习政治就可以根据考研班的进度,到了暑假回来也来得及。
最后冲刺阶段政治用的时间会多一些。
转自才思教育
准备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1月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
2010年2月-3月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
全面了解所报专业、学校的信息。
准备复习。
复习初期阶段2010年4月-5月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
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
2010年6月-7月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
强化提高阶段2010年7月-8月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
可以参加一个有权威性的辅导班,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题目。
2010年9月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辅导用书,联系导师,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
2010年10月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
同时,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可报一个长期班系统复习。
2010年10月-11月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开始,报名、填报志愿。
冲刺阶段2010年11月下旬第三轮复习,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的进入冲刺复习,购买辅导冲刺的内部资料。
冲刺班报名。
2010年12月-1月进行模拟实训,报一个冲刺班,做考前整理。
初试阶段2011年1月调整心态,准备考试。
熟悉考试环境。
复试调剂阶段2011年2月放松心情,查询初试成绩。
2011年3月关注复试分数线。
2011年4月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
2011年5月关注复试成绩。
录取报到阶段2011年6月关注录取通知书2011年9月报到备注:此时间表仅供参考,具体复习计划请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顺便问一下你是哪里的想去哪里?我也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准备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