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资讯 > 考试大纲 > 正文
考研资讯

2016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初试大纲

来源:启航考研信息网  |  更新时间:2020-03-26 18:01:38  |  关键词:

  •  
  •  
  •  

2016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初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大纲

主要内容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业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人类文明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立场。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的涵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一、物质世界和实践

哲学基本问题,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

二、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与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

重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具体内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的具体内容。

基本知识:世界的物质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又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实践和认识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是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二、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和真理的绝对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与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重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真理的检验标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基本知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和改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是表现。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

重点: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基本知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的作用;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条件、过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以及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劳动力商品化与雇佣劳动制度。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社会化一般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发现。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特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和特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特点。
 
重点: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基本知识:资本的原始积累;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价值量与价值规律;货币的职能;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方法;资本积累;资本循环与再生产;剩余价值分配与工资;剩余价值的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从自由竟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从自由竟争到垄断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发现和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重点: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特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实质;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基本知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特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及实质;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
国的发展。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完善

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经济比较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是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发展。

三、工人阶级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人阶级政党是新型的政党,工人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重点: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基本知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贡献和历史经验;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马克思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描绘的共产主义宏伟蓝图。

二、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重点: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三大特征。

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