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资讯 > 考试大纲 > 正文
考研资讯

2016河北农业大学农村发展概论考研初试大纲

来源:启航考研信息网  |  更新时间:2020-03-26 18:02:43  |  关键词:

  •  
  •  
  •  

2016河北农业大学农村发展概论考研初试大纲

《农村发展概论》考研大纲

课程重点:人本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参与式发展理论,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国内外农村发展模式。

课程难点:人本发展理论;参与式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以及性别与农村的问题等国内及国际的先进发展理念。

第一章导论

基本要求:了解发展问题的提出背景;在明确不同学科对发展内涵诠释的基础上,掌握发展学对发展内涵的解释;在深入理解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中,准确掌握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认真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涵义及其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发展学、农村发展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研究重点。

重点:发展问题的提出及其演化;农村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

难点:农村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发展问题的提出及发展概述

第二节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

第三节发展学与农村发展学

一、发展学及其研究对象

二、农村发展学及其研究对象

第二章人本发展理论

基本要求: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西方人性假设理论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明确“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准确掌握人本发展理论与模型,并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认真把握人本发展理论在统筹城乡发展上的应用。

重点:人本发展理论模型;人本发展理论在统筹城乡发展上的应用。

难点:人本发展理论模型。

第一节人本发展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人本发展理论与模型

第三节人本发展理论在统筹城乡发展上的应用

第三章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基本要求:了解并掌握贫困的相关概念及测度,理解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中的要素短缺贫困论等理论,借助网络等媒介了解相关理论的产生背景等知识,在此基础上深入研读中国典型生态区科技扶贫的实践中的中国科技扶贫的历史成就和新任务等内容,能够根据教材给定的中国扶贫开发中长期规划的几点建议进行分析和补充。

重点:贫困线与贫困程度;贫困与反贫困的相关理论;贫困片区科技扶贫的三阶段模式

难点:贫困与贫困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贫困与贫困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贫困与反贫困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中国典型生态区科技扶贫的实践

第四章可持续发展理论

基本要求: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原则,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在深入学习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构成的基础上,系统掌握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和根据影响因素提出的具体对策。重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原则;农村可持续发展系统构成

难点:农村可持续发展系统构成。

第一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

第二节农村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节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五章参与式发展理论

基本要求:了解参与式发展理论兴起的历史背景,理解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内涵和原则,深入理解并掌握参与式发展理论与实践框架,掌握农民在农村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社会性别的相关概念,深入理解社会性别、农民主体作用与农村发展的辩证关系。

重点:参与式发展理论内涵和原则;参与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框架;农民参与式农村发展步骤;社会性别与性别意识

难点:参与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框架;社会性别与性别意识。

第一节参与式发展理论

第二节农民的主体作用与参与式农村发展

第三节社会性别与农村发展

第六章增加农民收入与农村产业发展

基本要求:理解农民收入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了解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及中国农村的收入分配情况;结合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和分配差距的原因,掌握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和减少分配不平等的对策;理解农村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了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重点:农民收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影响农民人均收入的因素分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难点:影响农民人均收入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二节减少收入分配不平等,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第三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第七章农民素质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

基本要求:了解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与农民素质教育的思路,其中我国农民六大核心素质状况属重点内容;针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理解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分析并理解我国现行农民科技培训的方式和存在的问题,掌握进一步提升农民科技培训的对策。通过了解农村人力资源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原理、内容、途径及相关理论模型;了解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明确其转移模式和现状,在系统分析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的制约因素及制度安排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掌握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在此基础上,对两者的辩证关系能进行理性分析。

重点:农民六大核心素质;农民科技培训方式;发达国家农民科技培训的借鉴;农村人力资源相关概念界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难点:农民科技培训方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第一节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与农民素质教育的思路

第二节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民素质提高

第三节农民科技培训与农民素质提高

第四节农村人力资源的相关理论

第五节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与农村发展

第八章农村土地资源与农村发展

基本要求:首先了解土地的属性,能依据土地的属性对耕地与非耕地资源的差异进行分析,掌握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特征;基于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掌握农村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我国农村耕地资源与非耕地资源的现状;了解并掌握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出现的问题和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建议。

重点:土地属性;土地资源差异和特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难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第一节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差异与特征

第二节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第三节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

第九章农村财政金融制度改革与农村发展

基本要求:在理解财政、金融、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等概念的基础上,了解我国财政体制与农村金融体制的历史沿革,重点掌握统筹城乡财政体制、统筹城乡金融体制的含义;在明确我国农村财政金融制度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基础上,重点掌握我国农村财政金融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障碍性因素和我国农村财政金融制度改革的对策;在理解农村基础设施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我国农村基础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重点:财政金融概念;财政金融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难点:财政金融改革。

第一节财政金融与财政金融制度

第二节我国农村财政金融制度改革与农村发展

第三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发展

第十章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发展

基本要求:理解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和了解中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发展历程;了解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理解其发展和完善的对策建议;了解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农业保险制度的现状,理解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和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的建议。

重点: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中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和发展历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业保险。

难点:社会保障基础理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一节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基础理论与制度框架

第二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发展

第三节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与农村发展

第四节农业保险与农村发展

第十一章社区组织建设与农村发展

基本要求:了解社区、社区组织、农村社会组织及农村社区组织的基本概念,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农村社区组织的分类及其功能;在分析我国农村社区经济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的基础上,将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这两种最主要的农村社区经济组织特点、组织形式、作用等方面做重点论述;此外,通过介绍农村社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的相关知识,重点把握村民自治组织对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重大作用。

重点:农村社区组织的分类及功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村民自治。

难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村民自治。

第一节农村社区组织

第二节社区经济组织建设与农村发展

第三节村民自治组织与新农村建设

第十二章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农村发展

基本要求:了解中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发展历程,明确改革对于全面促进农村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在准确把握多元化新型农业推广体系内涵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系统掌握现阶段中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多元化新型农业推广体系的对策。

重点:中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历程;多元化新型农业推广体系;多元化体系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难点:多元化新型农业推广体系。

第一节中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历程与意义

第二节中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主要成效与存在问题

第三节发展多元化新型农业推广体系的对策建议

第十三章国内外现代农村发展模式

基本要求:了解“模式”一词的概念,掌握现代农村发展的基本构成和内容,学会运用图表进行农村发展的结构分析。掌握农村发展模式一般特性;通过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展模式,理解其在发展趋势、内容及发展成绩方面的异同。依据个案进行农村发展模式的案例分析属重点部分,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后掌握一般案例分析的方式与方法。

重点:现代农村发展的基本构成和内容;农村发展模式一般特性;参与性农村发展模式。

难点:农村发展模式一般特性;参与性农村发展模式。

第一节农村发展模式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发达国家农村发展模式

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现代农村发展模式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