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导师的重要性在于他们能够帮助考生提高学术水平,同时还能够帮助考生提高综合素质和人生规划能力。一个好的考研导师能够为考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天任考研小编已经整理好【信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导王丹简介 信阳师范学院硕导王丹老师联系方式】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人简历
王丹,男,汉族, 1980年生,湖北人,文学博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于2003年、2006年和2012年分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与博士学位。2006年到信阳师范学院参加工作。现为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校青年骨干教师,“南湖****奖励计划”青年项目入选人,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兼任民盟河南省委青委会委员,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会员,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员。
主要从事文艺/文化理论与批评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的主攻方向为文学语言批评与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先后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及教育厅科研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厅局级科研项目8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编著1部;在《学术论坛》、《内蒙古社会科学》、《北方论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8篇;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获得厅级成果奖多项。
二、承担教学情况
本科生课程:“文学概论”、“美学”、“西方文论”与“大学语文”
研究生课程:“研究生专业英语”、“经典文献导读”
三、代表性科研成果
(一)近年来承担的主要课题
1.主持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语言批评的社会历史向度研究”(项目编号:13YJC**),已结项。
2.主持2015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语言批评的问题域及其话语构型研究”(项目编号:2015BWX034),已结项。
3. 参与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作为‘艺术生产’的文学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7ZDA271),在研。
4. 主持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当代文论的语言维度及其知识语境与问题意识”(项目编号:2013-GH-561),已结项。
(二)出版著作
1.《语言意识与语言批评的维度演变》(专著),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
2.《柳建伟研究》(编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三)主要论文
1.语言视域的文学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2.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当代意义,《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3.马克思视域下艺术生产的“为何”与“何为”,《学术论坛》2013年第10期
4.语言批评的范式构建:问题意识与脉络流变,《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5.文学研究的语媒视界,《北方论丛》2014年第2期
6.文学批评理论的双重话语——基于问题意识的再审,《北方论丛》2015年第1期
7.从问题域看语言批评的理论构型,《内蒙古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8.语言批评的谱系生态:发展动因与演化轨迹,《文艺评论》2015年第5期
9.马克思问题视域下艺术生产的当代反思,《华中学术》2015年第11辑
10.新实践美学视野下的实践范畴,《云梦学刊》2010年第3期
11.管窥蠡测文学主体性,《兰州学刊》2005年第1期
12. 自卑和焦虑——中国文论“失语”的历史溯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5期
13.对《呼啸山庄》小说精神的伦理学解读,《阅读与写作》2008年第10期
14.重审20世纪西方语言批评的嬗变脉络,《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15.语言批评的问题视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16. 《黄泥地》与中国乡土的重建,《小说评论》2016年第4期
17. 语言批评的作者话语:从“解构”到“建构”,《文艺评论》2017年第3期
四、获奖情况
1.《语言意识与语言批评的维度演变》 获2014年河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2. 《马克思视域下艺术生产的“为何”与“何为”》 获2014年信阳市社科成果奖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马克思理论)二等奖
3. 《语言批评的范式构建:问题意识与脉络流变》获2015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成果奖三等奖 、信阳市社科成果奖二等奖
以上是天任考研为考生整理【信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导王丹简介 信阳师范学院硕导王丹老师联系方式】的相关信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想要了解【报名要求,考试大纲,院校排名,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职业规划,免费电子版复习资料,复试调剂】,可以在右侧窗口留言,会有老师一对一为大家答疑解惑,助力各位考生顺利进入理想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