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公布,现在天任考研小编分享给大家,最终具体招生人数和其他准确数据以学校官网和教育部2024年下达计划为准。希望给同学们的考研报考提供帮助!
一、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实践创新型人才。
二、招生计划
国家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根据国家招生政策和招生章程自主报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详见《浙江农林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点击跳转),公布在招生目录上的拟招生人数仅供考生报考时参考,国家招生计划正式下达后,各专业招生人数将根据报考生源、推免生录取、学校发展需要等实际情况予以调整。2026年,我校继续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单列“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三、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国(境)内高校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符合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点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点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3.报名参加公共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点中第1、2、3各项要求。
(2)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或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考我校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公共管理、旅游管理以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须符合第(一)点中的各项要求。
(三)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报名。已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2026年全国统一考试、单独考试。截止规定日期未被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其推免资格自动失效。
(四)对服役期间获得三等战功、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二级以上表彰,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退役人员,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符合免初试资格的考生,应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报名,逾期不得补报。
四、报名程序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jszs.zafu.edu.cn/)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4.考生要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5.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6.符合条件并申请享受初试加分政策、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还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及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或加分政策。加分项目不累计。
7.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我校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8.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9.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0.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我校研究生招生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11.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二)网上确认
1.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报名信息,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补充材料。
3.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五、入学考试
(一)准考证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二)考试安排
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12月20日思想政治理论或管理类综合能力外国语12月21日业务课一或专业基础综合业务课二注: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具体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详见《准考证》。六、复试
(一)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主要形式有笔试、面试、实践(实验)能力考核等。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复试内容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外语水平测试(含听力、口语)、专业知识考核和综合素质面试等四方面,具体复试安排以及调剂工作办法将在2026年3月另行公布。
(三)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四)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以及旅游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五)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加分政策,按照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执行。
(六)体检工作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要求,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提出体检要求。
七、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保证入学新生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强化对考生诚信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记录,对考生在报考时填写的考试作弊受处罚情况进行核查,将考生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八、录取
(一)录取办法
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录取政策及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相关规定,根据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文件精神,统一组织实施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录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二)录取类别
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九、学制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2.5-3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3年。弹性学习年限为2-5年。
十、学习方式
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研究生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放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我校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
十一、学费与奖助体系
(一)学费
硕士研究生学费收费标准如下(单位:元/生·学年):
类型专业(类别)学费标准全日制学术学位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林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农林经济管理、设计学、竹业科学与技术8000全日制专业学位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农业、林业、食品与营养、中药、图书情报8000金融、应用统计、国际商务、法律(法学、非法学)、国际中文教育、城乡规划、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生物与医药、
风景园林、兽医、会计、设计
10000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农业、林业10000风景园林、兽医、旅游管理15000公共管理25000会计30000(二)奖助体系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学金
类别范围等级比例标准(元/学年)国家奖学金1-3年级/国家下达比例20000学业奖学金1年级一等奖一志愿考生10000二等奖调剂考生80002-3年级一等奖20%12000二等奖80%8000社会奖学金1-3年级亓汉三奖学金等各类名人奖学金、企业奖学金1000-10000荣誉奖学金2-3年级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等1000注:学校另设有专项奖学金,用于奖励一志愿报考我校,且取得高水平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历的一年级硕士研究生,具体根据考生学业背景及水平评定,奖励标准:2000元/人。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助学金
类别范围等级比例标准(元/学年)国家助学金1-3年级/无固定工资者100%覆盖6000导师助研津贴1-3年级(根据实际科研进展)自然科学类100%≥3000人文社科类≥1000研究生“三助一辅”津贴2-3年级≥30小时/月一定比例4500-120003.除学校奖助体系以外,学院(学科)激励政策可咨询相关招生学院。
4.研究生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
项目名称留学单位年度选派类别选派留学专业资助范围促进与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俄罗斯国立农业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农业经济与管理、林业经济与管理、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国家留学基金提供规定留学时间的奖学金及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对于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人员可提供学费资助。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英国雷丁大学、意大利图西亚大学、波兰华沙生命科学大学、波兰卢布林生命科学大学、芬兰土尔库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国家留学基金提供规定留学时间的奖学金及一次往返国际旅费。亚热带森林培育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项目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芬兰土尔库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森林经理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植物营养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留学基金提供规定留学时间的奖学金及一次往返国际旅费。5.硕士研究生出国(境)交流项目
序号国外合作院校合作专业1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该校林学院专业2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该校农学、生命及环境科学学院专业3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该校所有研究生专业4英国雷丁大学该校农业、政策与发展学院专业5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该校农林学院专业6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该校所有专业7波兰华沙生命科学大学该校开设的英文授课课程8澳大利亚默道克大学该校商科、计算机、工程等相关专业注:具体出国(境)交流项目及信息以当年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处相关通知为准,咨询电话:0571-63740038。
十二、培养地点及住宿情况
(一)培养地点
我校研究生培养地点主要包括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和浙江农林大学衣锦校区(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衣锦街252号)。
(二)住宿情况
我校全日制研究生实行校内住宿申请制,学校为基本学制内的全日制研究生安排住宿,具体住宿地点将根据各校区住宿资源、科研平台及教学计划等情况统筹安排。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安排住宿。
十三、其他
(一)本章程适用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内容如与国家相关招生文件精神不符,以国家招生文件为准。
(二)根据教育部规定,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业务课考前辅导班。严禁学校内部任何部门和工作人员举办或参与举办考研辅导活动,严禁学校向社会培训机构提供举办考研辅导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严禁社会培训机构进入校园以张贴简章、广告等各种方式进行考研辅导培训宣传和组织活动。在校生不得举办或参与助考作弊、虚假宣传等涉考违规违法活动。违反规定的将坚决予以清理取缔并追究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责任。考生如对业务课有疑问,请与相关招生学院联系。
(三)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以及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要求,有序推进硕士研究生招生相关工作。考生在报名考试各阶段注意浏览中国研招网以及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招生相关信息将在以上网站予以公布。除上述官方信息发布渠道,我校未委托或授权任何单位、个人和平台发布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复试、调剂以及录取信息,请广大考生注意甄别,谨防被误导或上当受骗。
(四)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浙江农林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准备考研的同学们节省备考时间、提高备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