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资讯 > 招生简章 > 正文
考研资讯

山东航空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5-10-07 12:23:44  |  关键词:

  •  
  •  
  •  

“山东航空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公布,现在天任考研小编分享给大家,最终具体招生人数和其他准确数据以学校官网和教育部2024年下达计划为准。希望给同学们的考研报考提供帮助!

  山东航空学院为省属公办本科高校,坐落于“渤海之滨黄河之州”的山东省滨州市。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升格为本科高校,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4年跻身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占地1912亩,设置19个二级学院、3个直属科研机构,拥有11个硕士学位点、59个本科专业、2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460余人,研究生导师24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省突出贡献专家、省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6人次,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等省级教学科研团队38个。建有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通用航空运行与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航空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2个省部级、省高校创新平台。构建起以应用型学科链为主体,以服务航空航天学科群和服务区域发展学科群为两翼,以理学、信息、人文学科群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三支撑”学科布局。重点建设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生态学3个高峰学科,打造航空航天制造、航空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学科群,拥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实践创新型人才。

  二、招生类别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非定向就业或定向就业。

  三、招生专业及计划

  我校拟在11个专业学位类别招生,具体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含“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详见我校研究生处网站(https://yjs.sdua.edu.cn)“招生工作”或“招生资讯”栏目的《山东航空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二级招生培养单位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终招生人数以上级计划部门正式下达的计划为准,具体专业的招生人数将根据上级计划部门正式下达的计划和一志愿考生达线情况适当调整。

  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初试复试参考书和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以及二级招生培养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请登录我校研究生处网站的“招生工作”或“招生资讯”栏目查询。详细报考事宜请咨询相应二级招生培养单位。

  四、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五、报考程序

  (一)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逾期不再补办。

  1.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天9:00—22:00。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2)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3)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档案所在单位地址、家庭通讯地址和手机号等信息务必详细准确,以利于寄送调档函、通知书和应急通讯联络。

  (4)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5)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复试前一周内将学历(学籍)校验材料交我校研招办审核。在国(境)外获得学历证书的考生要在复试前一周内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材料原件、复印件交我校研招办审核。

  (6)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7)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符合教育部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规定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招生条件的即可报考。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我校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限士兵)进行复核。审核或复核未通过的,不得按照“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参加复试,仅可在调剂阶段按规定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若报名时申请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并审核通过,调剂阶段可按规定申请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若报名时未申请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的,不可参加“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调剂。

  (8)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网上确认

  (1)所有考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时间由考生所选报考点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请考生及时关注相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报考点的公告。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报名信息,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补充材料,逾期不得补办。

  (3)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信息。

  (4)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5)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我校研究生处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二)打印准考证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具体时间以研招网通知为准),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正、反两面打印,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六、初试

  (一)初试方式均为笔试,初试科目详见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初试日期: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三)初试一般设置4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其中,体育、博物馆专业学位类别初试设置3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四)我校全部自命题科目考试均不使用计算器。

  七、复试录取

  (一)复试及调剂

  1.我校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

  2.复试前严格采取人证识别及相关信息库数据比对等措施,加强对考生的身份审核及报考专项计划、享受照顾(含加分)政策的资格审核,对不符合规定条件者,不予复试。

  3.复试时间、资格审查时间、体检时间由我校统一安排,集中进行,届时将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上公布。

  4.跨学科专业报考的考生不需要加试。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各类加试科目见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5.复试期间采用随机选定考生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等方式,加强复试过程监管,确保公平公正。

  6.可参加复试人员的条件、拟录取人员名单均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上公布、公示。

  7.我校将根据考生上线情况对招生专业作出是否调剂的决定。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按教育部要求执行。届时,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调剂服务系统填写调剂志愿。

  (二)体检

  考生体检工作由我校在考生拟录取后统一组织进行,体检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的要求执行。

  (三)录取

  1.我校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及山东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的规定,根据本单位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综合考虑,择优录取。

  2.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保证入学新生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4.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不予录取。

  5.我校对拟录取名单统一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名单不得修改;名单如有变动,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

  八、学制

  学制3年,最长修业年限5年。

  九、学费及奖助学金

  (一)学费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内学费均为10000元/年。

  (二)助学金

  1.国家助学金:每年6000元/生。

  2.导师助学金:按导师科研项目需求实际发放。

  3.研究生“三助一辅”(助研、助教、助管等):视工作量而定,根据实际上岗情况发放。

  (三)奖学金

  1.国家奖学金:每学年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分配的名额,表现优异、符合条件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可申请,奖励标准20000元/生。

  2.学业奖学金:每学年按我校规定比例评选,一等6000元/生,二等4000元/生,三等2000元/生。

  3.其他科研奖励:优秀科技创新成果等具体参照我校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办法执行。

  十、培养地点及住宿情况

  培养地点为山东航空学院校内,具体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河五路391号。

  校园环境优美,学风浓郁,具备一流的教学、科研、实践、生活及信息化支撑平台和设施。新建高标准研究生宿舍,设施齐全,功能先进。统一安排住宿,标准四人间(带空调、独立卫生间加淋浴)。

  十一、毕业

  每个专业参照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及其他相关规定,制定本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理论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等培养环节,修满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准予毕业,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硕士学位。

  十二、违规处理

  (一)根据教育部规定,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规或作弊的考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对考试工作人员,由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或其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违法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我校将把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十三、其他事宜

  (一)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

  (二)本章程未尽事宜或与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冲突之处,均以教育部文件要求为准。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山东航空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准备考研的同学们节省备考时间、提高备考效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