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专硕)”已公布,现在天任考研小编分享给大家,最终具体招生人数和其他准确数据以学校官网和教育部2024年下达计划为准。希望给同学们的考研报考提供帮助!
中央民族大学
2026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及方向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着力培养懂国情、厚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传播理念,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适应新闻传播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性与应用型专门人才,以胜任在新闻媒体、互联网行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机构从事与专业相关领域的工作。
新闻与传播专业(055200)按照四个方向进行培养。
融合新闻方向培养敏锐洞察媒介融合发展态势,深刻理解融合新闻的基础理论,牢固掌握融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的综合技能,适应中国国情和智能传播时代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创新型融合新闻人才。
国际新闻传播方向培养扎实掌握国际新闻传播理论,了解中国国情和世界形势,灵活使用外语和媒介新技术进行国际新闻报道与编译,开展国际传播研究,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和讲好中国故事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视听与文化传播方向培养熟练掌握视听影像制作手段,具备融媒体视听生产思维与技术,深刻理解文化传播原理与规律,能够运用多样化的视听融媒体方式开展文化传播与创新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智能营销传播方向培养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具有扎实的营销传播理论基础,具备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思维,熟练掌握产品与运营、创意与技术等综合技能,能够动态响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由校内导师和业界导师联合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培养。采用理论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田野调查、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作品)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全日制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实行学分制。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课程修习总学分不低于培养方案要求的最低学分。达到培养要求后,通过硕士学位论文(或规定的实践成果)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后,授予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颁发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三、2026年招生名额
2026年拟招生计划以研究生院公布的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四、报考条件及考试程序
(一)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前(以开学报到日期为准)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至少两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此类考生须具备戏剧影视相关工作经验,复试增加两门笔试,具体科目参见2026年后续招生复试相关文件。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报名
1.考生报名前须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网上报名和确认等工作按照教育部和我校有关通知要求执行。
(三)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
②204英语二(满分100分)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满分150分)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满分150分)
(四)资格审查和复试
1.复试形式为面试和笔试。具体复试安排届时将在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站上进行公布,请及时关注。
2.复试前将对考生资格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3.参加复试考生需缴纳复试费,复试费标准按北京教育考试院规定执行。
(五)录取
在教育部招生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考生的思想政治表现、考试综合成绩、身心健康状况等进行择优录取。
报考非定向就业的考生需将本人人事档案转入学校,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五、培养费用
全日制学费25000元/年。
六、联系方式
新闻与传播学院
电话:010-68934746
邮箱:mucxwycb@163.com
七、其他
其他未尽事宜请参看招生各阶段教育部、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及学校发布的各项通知及公告。
本简章如与教育部文件有出入,以教育部最新文件为准。
欢迎考生报考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专硕)”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准备考研的同学们节省备考时间、提高备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