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26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已公布,现在天任考研小编分享给大家,最终准确数据以学校官网为准。希望给同学们的考研择校提供帮助!
计划
科目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前身为1923年建立的复旦大学政治学系。1964年,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国际政治系,成为新中国最早设立的三个国际政治系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政治、政治学、公共行政学得到快速发展;2000年,国际政治系改组为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院目前拥有政治学(A+)和公共管理(A)两个国家A类学科以及一级交叉学科国家安全学1个,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单位。
学院秉承“卓越为公”的院训,实行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育人战略,培养新时代具有全球视野、国家意识和专业才能的各领域领军人才。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科研产出和学术水平在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名列前茅。截止2025年9月,学院现有教工90余人,专职教师79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4人,教授44人,副教授24人,讲师13人,行政管理人员13人(含管理职员)。
学院下设国际政治系、政治学系、公共行政系和外交学系,是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和国际事务专业学位硕士(MIA)首批培养机构之一。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际关系、政治学理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个,国家网信办和教育部共建的网络安全和治理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国别联合研究院(金砖国家组织联合研究院)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2个(其中自设博士点2个、二级交叉学科博士点2个)、硕士点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公共管理硕士、国际事务硕士)、本科专业3个。
学院作为国家“双一流”学科和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单位,注重学科建设与教书育人相统一、科研与教学并发展。近五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25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以及省部级、基地建设项目127项,学院教师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8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3项。学院创办的《复旦政治学评论》《复旦国际关系评论》《复旦公共行政评论》《复旦城市治理评论》《宗教与美国社会》等集刊被列入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来源集刊,另外还有《复旦政治哲学评论》《复旦全球治理评论》集刊以及英文刊物《中国政治学评论》(ChinesePoliticalScienceReview)。
学院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理念,注重学生的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综合培养。学院设计灵活选课机制、深化经典阅读课程。学院设计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案,鼓励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政府机构实习、国际组织实习以及参与青年民间外交等方式,提升内政和外政实践能力。打造“中国之治”国情实践育人和“全球之治”世情实践育人社会实践平台。经过多年发展,学院学生自主创立的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YICGG)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YICMG)及其附属活动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生活动。
近年来,学院与牛津大学、巴黎政治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博可尼大学、日内瓦大学、隆德大学、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庆应大学、延世大学等40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广泛的学者、学生、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同时,为了拓展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交流,学院首倡建立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联盟(USPIR,一带一路国家近30家政治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学院加入联盟)。学院多层次、多元化的国际合作格局业已形成,每年出境交流学生多达300余人次。学院开设全英文授课“国际政治”博士项目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博士项目、复旦大学-巴黎政治大学国际政治“国际事务中的欧洲与亚洲”双学位硕士项目、“中国政治与外交”“国际公共政策”和“金砖国家与全球南方”硕士项目,建有“国际组织人才(国际发展方向)”学程和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全英文本科专业,形成覆盖本硕博的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体系。
复旦大学MPA项目
复旦大学MPA项目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为依托,充分发挥复旦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理念先进。复旦大学MPA项目是全国首批24所招生公共管理硕士(MPA)的院校之一,也是最具品牌影响力和最受考生欢迎的MPA项目之一。自2001年设立至今,复旦大学MPA项目秉承"卓越为公"的理念,萃精英,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努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又有实干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2001年起复旦大学MPA项目开始招生,2011年被教育部遴选为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3年经专家验收评选为改革试点优秀单位。2017年被教育部和全国MPA教指委评为首批六家中国MPA高质量认证试点示范单位之一。2017年被教育部指定为培养新疆、西藏公共管理人才的八家985高校之一。2018年获教育部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公共管理A类院校。2025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项目以全优的成绩成为首批完成的中国高质量MPA教育认证(CAMPA)MPA教育项目。
复旦学子已连续参加九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并连续八届挺进大赛决赛圈,共斩获五届比赛最高奖项,在2018年获得大赛总冠军;此外,还先后获得7个优秀组织奖及20个一二三等奖等大赛其它奖项。自2015年以来,共有7篇论文获得“全国MPA优秀学位论文”称号,有2篇论文获得“费孝通勤学奖”,另外还有4篇获该奖项的提名奖。在上海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十届上海MPA论坛中,共有百余位复旦MPA学生参与MPA论坛投稿,其中,89篇论文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二十年来,复旦大学MPA项目已完成培养近5000名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
复旦大学MPA项目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1-55664501、55665600、65642561
传真:021-55664498
E-MAIL:mpa@fudan.edu.cn
官网:www.mpa.fudan.edu.cn
公众号:复旦MPA
030200(学术学位)政治学35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43政治学原理④833国际关系理论(含外交学理论)
15方向:只招收推免生
01(全日制)政治学理论02(全日制)中国政治03(全日制)比较政治04(全日制)中外政治制度05(全日制)政党政治06(全日制)政治哲学07(全日制)计算政治学08(全日制)国际政治09(全日制)国际关系10(全日制)外交学11(全日制)国际政治经济学12(全日制)全球事务与全球治理13(全日制)区域国别研究14(全日制)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15(全日制)全球事务中的欧洲与亚洲035500(专业学位)国际事务2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44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④831中国外交
01(全日制)外事管理02(全日制)大国关系与“一带一路”国家研究03(全日制)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04(全日制)全球领导力05(全日制)国际传播06(全日制)国家安全实务120400(学术学位)公共管理学3001、02、03、04、05、06、07、08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18公共政策④834行政学
09方向:只招收推免生
01(全日制)行政管理02(全日制)公共政策03(全日制)应急管理04(全日制)数字公共治理05(全日制)城乡公共治理06(全日制)社会组织管理07(全日制)政府运行保障管理08(全日制)全球事务与全球治理09(全日制)国际公共政策(IPP,全英文项目)125200(专业学位)公共管理430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③-无④--无
01(非全日制)行政管理02(非全日制)公共政策03(非全日制)数字公共治理04(非全日制)城市与区域发展05(非全日制)基层地方治理06(非全日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7(非全日制)社会保障08(非全日制)社会组织管理09(非全日制)海关管理10(非全日制)应急管理与公共安全11(非全日制)政府运行保障管理12(非全日制)国际事务与外事管理13(全日制)公共管理(西藏地区专项)140200(学术学位)国家安全学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43政治学原理④833国际关系理论(含外交学理论)
01(全日制)国家安全思想02(全日制)国家安全治理(海外利益安全)03(全日制)国家安全战略04(全日制)全球事务与全球治理140700(学术学位)区域国别学1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43政治学原理④833国际关系理论(含外交学理论)
01(全日制)区域国别学理论与方法02(全日制)美国综合研究03(全日制)区域国别比较研究04(全日制)全球与区域治理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26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准备考研的同学们节省备考时间、提高备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