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教育专业硕士备考:要素主义"相关内容,为报考教育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帮助。更多有关教育学综合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要素主义
【答】(1)20世纪30年代,要素主义教育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的对立思想而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巴格莱、科南特和里科弗。
(2)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①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超时空的要素,它们是种族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基础。
②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在教学上,强调传统的心智训练,传授整个人生的知识。
③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的自由当作手段,而应将其看作过程的目的与结果。
④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在系统的学习过程中,要树立教师的权威,加强教师的控制。教师必须具有一流的头脑和渊博的知识,精通所教的科目,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具有较强的传授知识的能力,并能全身心投入于自己的工作中。
⑤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的教学,并按逻辑系统编写教材。
(3)评价。
由于忽视学生的兴趣、身心特点以及能力水平,片面强调系统的、学术性的基本知识学习,加上所编教材脱离学校教育实际,要素主义教育从20世纪70年代起逐渐失去优势地位。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教育专业硕士备考:要素主义",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