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4法硕考研法理学模拟习题(5)答案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3-07-19 16:36:06  |  关键词:

  •  
  •  
  •  

24法硕考研法理学模拟习题(5)答案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法硕考研法理学模拟习题(5)答案”相关内容,为报考法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法硕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参考答案】 D

【解析】 某一行为规则之所以被认为具有法律规范的效力,就是因为它是以特定方式创制出来的,具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因此,不同种类的法律规范因其创制主体、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本题选D。

2. 【参考答案】 D

【解析】 我国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法律、军事法规和规章以及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D选项正确。某县制定的法律文件不属于规章。C选项错误。判例和习惯都不是我国正式法律渊源。AB选项错误。故本题选D。

3. 【参考答案】 D

【解析】 D选项属于司法解释,不是我国法律渊源的组成部分。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行政规章、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本题选D。

4. 【参考答案】 B

【解析】 《立法法》规定,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地方性法规,它在制定后应该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B选项错误。A选项“行政法部门”是法律体系的分类。行政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是规范和调整行政法律关系的法律的总称,是由众多的单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的,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的规定属于行政法部门。A选项正确。该法规作为地方性法规,在该省范围内普遍适用,仍具有效力上的普遍约束力。C选项正确。该法规属于我国法律的正式法律渊源,作为地方性法规当然可以被省法院所适用。D选项正确。

5. 【参考答案】 D

【解析】 法律的生效是指法从何时开始起发生法律效力。法律生效的时间主要有三种形式:自法律颁布之日起生效;由法律规定具体的生效时间;规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效。D选项仅仅指出了法律的一种生效时间。本题选D。

6. 【参考答案】 C

【解析】 《刑法》于1997年10月1日开始施行,因此10月1日以后发生的故意杀人案应当依此条文裁判。法律的生效时间,未规定的按照法律的公布日期为生效日期,法律明文规定生效时间的,按照规定,即本法生效时间为10月1日而非3月14日。因此C选项错误,应选C。

7. 【参考答案】 B

【解析】 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判例一般不是正式渊源,或仅是非正式渊源,制定法是法律的主要渊源;而在普通法法系国家中,除制定法外,判例法也是重要的正式渊源。B选项错误。

8. 【参考答案】 B

【解析】 折中主义,即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的原则,A选项错误。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采取折中主义,C选项错误。我国现行刑法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D选项错误。

9. 【参考答案】 A

【解析】 《食品卫生条例》主要是关于行政机关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内容,调整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行政法,是公法。A选项正确。该法规属于地方性法规,是正式渊源,当地法院可以在审判中直接引用,B选项错误。凡属于地方性法规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解释。C选项错误。法的普遍性是指法所具有的普遍约束力,它通常包括两重含义:(1)在一国主权范围内,法具有普遍效力,所有人都要遵守;(2)法律对同样的事和人同样适用,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该《食品卫生条例》尽管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但在该特定范围内,法具有普遍效力身所有人都要遵守。D选项错误。

10. 【参考答案】 B

【分析】 本题考点为作为法律渊源的我国宪法。一般而言,在表述法律渊源内容时都将宪法归入立法即制定法,而不会单独列出,《考试分析》将其独立出来是因为其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最高效力以及相关的制定修改程序的特点,AC选项正确。根据《考试分析》的表述,宪法独立于狭义的法律,而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是对后者的分类,因此,不能说宪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史,B选项错误。作为部门法的宪法包括了《人民法院组织法》等有关国家机构的组织法,而在法律渊源问题上根据效力进行分类时,这些被归入了狭义法律这一层面,因此,宪法渊源与宪法部门所对应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不完全一致,D选项正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宪法作为法律渊源是否与其他制定法有所区别,以及国家机构组织法是否属于宪法渊源的内容,在学说上都是有不同说法的,但在此我们按照《考试分析》来理解。

11. 【参考答案】 A

【分析】 本题考点为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本题各选项所涉及的都是一些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细小知识点,它们是我国法律渊源中的一些特别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带有规范性内容的决定和决议,实际上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所以可以视为法律渊源,A选项正确。国务院发布的带有规范性内容的决定和命令作为法律渊源应该是与行政法规效力等同而低于一般法律,否则国务院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岂不取得了权力机关的立法权能,故而只能与其所制定的行政法规效力等同,B选项错误。只有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亦即省级行政单位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且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县市级人大没有此权限,C选项错误。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可以制定符合本民族特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人大制定后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才能生效,自治州、自治县人大制定的需要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才能生效,而不是简单的备案,D选项错误。

12. 【参考答案】 B

【分析】 本题考点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划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区分标准不只是两者的表达形式即成文与否,还包括两者创制方式的不同,前者是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后者则是在社会生活或者法律实践中形成、并被国家认可具有法律效力的,A选项错误。不成文法主要包括习惯法和判例法两类,而不只是习惯法,C选项错误。“成文”在这里特指以法律条文的方式出现,而不是简单地以文字表达,因此判例虽然也以文字形式表达,但是仍然属于不成文法,D选项错误。

13. 【参考答案】C

【解析】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为实施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而不是国务院各部门,C项是行政法规。A项是部门规章,B项是地方性法规,D项是地方政府规章。

14. 【参考答案】A

【解析】成文法与不成文法是以法律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为标准对法律进行的划分。成文法是指由国家特定机关制定和公布,并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不成文法是由国家认可其法律效力,但又不具有成文形式的法。A项正确。

15.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本法与普通法是根据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程序的不同而对法律进行的分类。这种划分通常只适用于成文宪法制国家,根本法即宪法,普通法指宪法以外的法律。C项正确。

16. 【参考答案】 C

【解析】 我国法的非正式渊源主要但不仅仅有:判例、政策、习惯。指导性案例属于非正式渊源。故A错。

判决书针对的对象是特定的,而且只能适用一次,故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故B错。

把待裁判案件和指导性案例进行比较,从而基于“类似案件类似判决”的原则作出判决,属于类比推理。故C对。

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发布指导性案例,故D错。

二、多项选择题

1. 【参考答案】 ACD

【解析】 普通法和衡平法是普通法系的一种法律分类方法。这里的普通法,不同于法律一般分类中普通法的概念,而是专指英国在11世纪后由法官通过判决形式逐渐形成的适用于全英格兰的一种判例法;而衡平法是指英国在14世纪后对普通法的修正和补充而出现的一种判例法。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也适用这种分类。因此,本题选ACD。

2. 【参考答案】 ABCD

【解析】 我国的法律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文件、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以及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A选项为自治条例,B选项为地方性法规,C选项属于国际公约,D选项为地方政府规章,都属于我国法的正式渊源范畴,因此都入选。

3. 【参考答案】 ABC

【解析】 当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适用中发生冲突时,可以考虑的原则是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我国法律在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在刑法中有从旧兼轻的例外。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BC。

4. 【参考答案】 BC

【解析】 法的溯及力是指新法对其生效以前的行为是否适用,如果新法可以适用,则法具有溯及力;如果新法不能适用于其生效以前的行为,则该法不具有溯及力。现代社会强调法律不溯及既往,除非适用新法对当事人有利。A选项错误。法的溯及力属于法的时间效力的范畴,本条规定属于对人的效力问题,不涉及法的时间效力的问题。因此,B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5. 【参考答案】 AD

【分析】本题考点是中国的正式法律渊源,BC是非正式法律渊源。

6. 【参考答案】 ABCD

【分析】 本题考点为法律时间效力。本题并无特别之处,意图通过本题强调:对相关问题要注意以总结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其所包含的内容,如本题四个选项,即是对法律的时间效力及其内部各点的细化内容进行简单化的总结,以便能够全面而有逻辑地把握相关问题。

7. 【参考答案】 ABCD

【分析】 本题考点为法律效力的终止。我国法律效力终止的方式有明示和默示两种:前者包括在新法或者其他法律文件中明确规定某一法律终止,AD选项即是此类,或者失效的法律自身条款规定其有效期限,期限届满后该法律即终止,C选项即属于此类;后者则是新法旧法并存发生冲突时,依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而导致旧法实际上的终止,B选项即属于此类。

8. 【参考答案】BCD

【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这些准则和观念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习惯、学说等都是法的非正式渊源,BCD项正确。A项国际惯例是法的正式渊源,不选。

9. 【参考答案】BD

【解析】法的效力层次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的效力等级关系。一般来说,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BD项正确,C项错误。程序法与实体法没有优先顺序,A项错误。

10. 【参考答案】 AD

【解析】 制定法律是全国人大的基本职权之一。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基本法律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依法制定和修改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D。

11. 【参考答案】 ABC

【解析】 习惯法汇编是立法机关对习惯进行认可后以条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汇编成册属于制定法的范畴。

三、简答题

1. 【参考答案】 法的效力层次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的效力等级关系。一般而言,法的效力层次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即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层次决定于其制定主体的法律地位,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2)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指在同一位阶的法律之间,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即同一事项,两种法律都有规定的,特别法比一般法优先,优先适用特别法。

(3)新法优于旧法,即在同一位阶的法律之间,两者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样的,新颁布的法律优先适用。应该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新法优于旧法适用所针对的行为或事件,均是在这些法律生效期间所发生的,与后面法的时间效力所提及的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所针对的行为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完全不同。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法硕考研法理学模拟习题(5)答案”,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法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