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5考研教育学知识归纳:论教师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4-04-10 09:41:57  |  关键词: 教学论考研真题 考研教育学论述题答题技巧

  •  
  •  
  •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5考研教育学知识归纳:论教师”相关内容,为教育学学硕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311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点击下载>考研教育学历年真题|考试大纲

  25考研教育学知识归纳:论教师

  论教师

  在先秦儒家诸子中,荀子最为提倡尊师,表达了与孔孟颇为不同的见解。孟子将君师并称,荀子进而把教师的地位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并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

  1.教师的作用和地位

  荀子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教师参与治理国家是通过施教实现的,教师是礼仪的化身,他们提纲挈领地掌握着仁义的准则、先王的规矩,因此教师的教导是使礼义转化为个人品质的捷径。荀子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即教育有着治理国家的作用,国家的兴旺和教师有着重要关系。

  2.在师生关系上

  其次,在师生关系上:荀子在强调尊师的同时,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无条件服从,主张师云亦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3.为师资格

  教师如此尊贵和重要,自然不是人人可以做教师,荀子认为符合以下要求者可谓教师:(1)有尊严和威信;(2)有丰富的经验和崇高的信仰;(3)能循序渐进,诵说不凌不乱;(4)见解精深而表述合理。

  荀况强调尊师,既出于其“性恶论”,也与当时时代的统一趋势有关。国家的统一客观上要求加强对人思想意识的控制,这种控制是通过教育实现的,而教师是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荀况的尊师思想对后世中国封建社会“师道尊严”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5考研教育学知识归纳:论教师”,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教育学学硕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www.tianrenedu.com.cn 豫ICP备2021029886号-1 营业执照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