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信度的影响因素”相关内容,为心理学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信度的影响因素信度的影响因素★★★★★
1.被试方面
就个体而言,被试的身心健康状况、应试动机、注意力、耐心、求胜心、作答态度等因素会影响被试心理特质水平的稳定性。
就团体而言,整个团体内部水平的离散程度以及团体的平均水平都会影响测量信度。被试团体同质性越高,所得相关系数就越低;异质性越高,所得相关系数就越高。
2.主试方面
就施测者而言,若他不按指导手册中的规定施测,或故意制造紧张气氛,或给考生一定的暗示、协助等,则测量信度会大大降低。
就阅卷评分者而言,若评分标准掌握不一,或前紧后松,甚至随心所欲,则会降低测量信度。
3.测量工具方面
测量工具的稳定性是很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试题的取样、试题之间的同质性程度、试题的难度等是影响测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当测验中同质性的题目数量增多之后,同一心理特质被考查到的次数就增多,被试的成绩也就越能被有效地拉开,整个团体的测验分数分布就会更广,从而提高信度。可以用斯皮尔曼-布朗预测公式来计算,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信度的影响因素”,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