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6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复习:思维表象和想象”相关内容,为心理学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考研报班辅导问题可咨询右下角客服老师。
2026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复习:思维表象和想象表象和想象
人的思维过程中,经常伴有感性的直观形象(表象),这些直观形象是思维活动的感性基础,有助于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
1、表象
从表象产生的不同感觉通道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等。
根据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表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表象和知觉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心理旋转”实验。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知识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2、想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
想象与思维关系密切,同属高级认知过程,都产生于问题的情景,由个体的需要推动,并能预见未来。当人们面对问题情景时,头脑中可能存在两种超前系统:形象系统和概念系统。
想象具有预见作用,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想象的形象性、新颖性也是人们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代替作用对机体生理活动过程的调节作用。
想象是从旧的形象中分析出要的原素,按照新的构思重新结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有几种形式:黏合,内容上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夸张典型化联想。
按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想象其中事物的过程。有意想象是有目的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6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复习:思维表象和想象”,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考研规划辅导问题可联系1800371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