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6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点指导:课堂管理概述”相关内容,为心理学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考研报班辅导问题可咨询右下角客服老师。
课堂管理概述一、课堂管理及其功能
1、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2、课堂管理概念——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3、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
(1)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里创设对教学起促进作用的组织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课堂内个人和集体的合理需要,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2)维持功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
①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已的意见强加于人。
②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堂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
2、班级规模——班级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班级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其次,班内的学生越多,学生间的差异就越大,课堂内管理所遇到的阻力就越大。
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班级越大,成员间的相互交往的频率就越低,对课堂管理技能的要求就越高。
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3、班级的性质——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另一个情境因素是班级本身。不同班级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凝聚力,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应该深入了解,运用促进和维持的高度技巧,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4、对教师的期望——
定型的期望——人们对教师在学校情境中执行任务往往有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即使某一位教师的外貌谈吐并不符合这种固定的看法,人们还是会按照这种固定的看法看待和解释教师们的行为。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6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点指导:课堂管理概述”,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考研规划辅导问题可联系1800371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