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400-6239-993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2-09-29 19:28:18  |  关键词: 陕西师范大学 333教育综合

  •  
  •  
  •  

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选择题

1~5.DABAB    6~10.DACDA

二、名词解释

1.学习

【答】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较为持久的适应性变化。狭义的学习是专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和有步骤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2.苏湖教学法(见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3.自然主义教育(卢梭)

【答】(1)卢梭强调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要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人要接受三种教育:自然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2)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自然人”,即自由成长,不受传统束缚,身心协调发展,能适应新社会的新人。(3)自然教育的方法和原则是正确看待儿童,给儿童充分的自由,遵循天性,不压制、不灌输,教育的内容符合儿童各个阶段的年龄特征。

4.教学

【答】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就是一定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的教学是在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

5.教育目的(见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三、判断题

1.【答】错误。前科学概念不一定都是错误概念,而且“前科学概念”的特定指向是科学,错误概念的范围不局限于科学。

2.【答】错误。影响人的创造力的因素不仅有知识水平,还有创造性人格品质、创造性适应品质等。

3.【答】错误。“尚自由,展个性”是蔡元培的教学思想,改革北京大学的主导思想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4.【答】错误。我国最早的蒙学教材是《史箍篇》,相传是周宣王时太史所作。

5.【答】正确。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很多直观的教学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所以说多媒体教学是直观教学的一种形式。

6.【答】错误。“教育准备生活说”“科学知识最有价值”都是由斯宾塞提出来的。

7.【答】正确。学校管理主要有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这四项管理中教学管理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和任务,其余的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都是服务于教学管理的,都是为教学的顺利进行而开展的。

8.【答】错误。《民主主义与教育》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达了杜威的教育理论。

9.【答】正确。①培养人是教育的本体功能;②教育通过培养人产生了教育的衍生释放功能,即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10.【答】错误。德育包含育德的意思,除此之外,德育还包括法制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四、简答题

1.知识整合与升华的方法与策略有哪些?

【答】知识的整合实际上是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的过程,其方法与措施有:

(1)提高对知识的加工水平。学生要利用知识的特点,特别地做一些有趣、有逻辑的加工,将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多重编码。学生对要求掌握的知识进行多种方式的编码,如除了找到知识的逻辑,还编纂了口诀,使用了当时学习这个知识的环境印象,学生对知识的编码方式越特殊,或多重编码,记忆越牢固。

(3)将知识结构化。依据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将知识梳理为逻辑图,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4)过度学习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过度学习指学生达到掌握水平后,继续进行过度的学习,有助于增强记忆效果,但过度学习时最好加强对知识的回忆,使用回忆法提取知识,效果最佳。

(5)及时且多重复习。学习新知识后,要想达到整合知识的效果,应该及时复习。往往复习次数较少容易遗忘,应依据艾宾浩斯曲线,加强复习的次数,这样才会记忆犹新。

2.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见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3.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答】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有两个基础,即伦理学和心理学。他自己曾经概述:“教育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以及对教育成就的阻碍”。其教育心理学化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教育目的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把教育的所有目的和最高目的指向了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多方面的兴趣立足于社会,是可能的目的或选择性目的,也是间接目的或意向目的,道德培养是最高目的和必要目的,二者具有统一性。从观念心理学出发,赫尔巴特论证了道德目的受五种力量支配,心灵只有具备五种力量才能引向至善的方向,即: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法权、公平。他所倡导的五种道德观念着眼于人的内心世界,关注改造儿童内部的心理结构,发展儿童明辨的见识及相应意志,促进心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教育过程心理学化

在教学过程中,赫尔巴特以其兴趣培养学说为心理依据,把多方面兴趣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活动,认为教学论的基础是多方面的兴趣,兴趣是专心所随、审思所聚的对象,兴趣能激起爱好并过渡到欲望或意愿,激发学生主动追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是接受新知识,形成新观念的基本条件。

赫尔巴特认为,“观念”是事物呈现于感官,在意识中留下的印象。他认为,观念是人意识活动的最基本素材,一切心理现象都由各种观念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它从作为感知的对象,到保留在意识中,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即统觉的过程。“统觉”即新观念为已经存在于意识的旧观念所同化和吸收。赫尔巴特认为,任何观念、任何经验的取得,都是统觉的结果。这一理论成为其教学阶段论的心理基础。

(3)教育内容心理学化

首先,赫尔巴特把观念来源归纳为两种:一种是经验——来自人与自然的接触,一种是社会交往——来自人与人的交往,各种心理现象的产生来自二者的融汇。相应地,他把多方面兴趣划分为两大类:知识的(又分为体验的兴趣、沉思的兴趣和鉴赏的兴趣)与同情的(又分为对人的兴趣、对社会的兴趣和对宗教的兴趣),因此,学校教学科目就必须有“科学的”(自然)和“历史的”(社会)两大类。

其次,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赫尔巴特强调儿童与成人的心理差异,反对盲目迁就儿童,忽视心理内容即观念提供的真实性,反对单纯通过读物进行道德教化,不应因看到距离而为儿童编写特殊书籍,避开他们不懂的一切以适应其狭隘的理解范围,而要具有严格的心理真实性,提供具有多方面性的材料,以引起多方面的判断,不脱离儿童的感觉与观念。

(4)教育方法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方法包括教学方法、管理方法、训育及交际等内容,对教育方法的论述更集中、更具体地体现了他的心理学思想。

(5)教育管理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的管理措施体现为权威和爱,具体表现在儿童管理方面,这是其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重要内容。

4.如何理解教学过程?

【答】(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为传承知识而相互作用的认识活动是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最突出、最基本的特点。其特殊性在于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

(2)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中应当注意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坦诚沟通,以便激起认识与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上培养和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

(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是教学的基本活动;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及其价值目标的实现则是在这个认识及交往活动过程中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5.简述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见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五、论述题

1.结合杜威对教育本质的“三大主张”谈谈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答】(1)在杜威看来,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地改造。在“教育即生长”这一命题上,杜威认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心理机能不断发展和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起促进本能生长的作用。

(2)教育与生活。

杜威认为理想的学校生活首先应该能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让儿童在校园当中得到快乐。其次,学校生活应该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这就要求教育应适应现代社会的不断变化,使儿童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到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中,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生活的真谛和价值。

(3)教育即生活。

杜威还强调教育要从现实出发,而不是为未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杜威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一种生活,是一种发展,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应该是相互联系着的,彼此之间不能脱节而孤立地发展。

(4)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所重视的学校教育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他反对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主张以生活化的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这些思想给我们当今学校教学以很大的启示。怎样将生活化的活动融入教学,怎样恰如其分地把学生的直接经验运用到教学中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因此我们必须从另一个高度出发,去寻找适合学生自身的道路,让学校教学因融入生活而愈显生动完美。

2.什么是启发性教学原则?结合自己任教的学科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见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3.结合班级管理实际谈谈班集体的发展阶段及其培养方法。(见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真题)

六、材料题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教育具有哪些经济功能,并据此分析我国当前教育如何更好地发展这些经济功能。

【答】(1)材料中体现的教育的经济功能有:

①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

②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发展。教育提高生产者对生产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帮助人们合理操作、使用工具和机器,注意对工具的保养和维修,减少工具的损坏率,并且教育能提高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③现代教育是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重要途径。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实现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的再生产;教育也会生产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还培养创新人才和科技人才,促进科技的发展。

④教育能够产生经济效益,是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人力资本理论和其他多项研究表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以上,现代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育投资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2)要更好地发展教育的经济功能,就要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①教育先行是一种发展战略,即教育发展先于其他行业或者先于经济发展的现有状态而超前发展。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因是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兴国战略,必然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教育的基础性,指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b.教育的先导性,指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

c.教育的全局性,指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响。 ②教育优先发展不是教育过度地超前发展,也不是教育的盲目发展,而是一种适度发展,要依据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教育投资。所以,我国采用教育适度优先发展战略,这一战略能更好地保证人才兴国和科教兴国。

a.要进行职业教育,使人经过教育和训练,掌握一定生产部门的劳动知识、技能和技巧,并参与生产某种使用价值。

b.要推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或者革新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升都需要通过教育与教学的紧密配合。

c.要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扩大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发挥劳动者在生产和改革中的创造性。

d.教育要优化自身结构,分流培养层次、各类型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使可能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专业课.jpg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3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400-6239-993
Copyright©2006-2020 www.tianrenedu.com.cn 豫ICP备2021029886号-1 营业执照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