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教育学原理》重点考点: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2-10-09 13:19:19  |  关键词: 《教育学原理》

  •  
  •  
  •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教育学原理》重点考点: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相关内容,为报考教育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帮助。更多有关教育学综合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考查题型:选择题,主观题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选择】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人的身心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顺序性

量力原则、循序渐进

阶段性

不同阶段的教育有所不同

差异性

因材施教

不平衡性

抓住关键期

2.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

(1)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

单因素论:强调甚至夸大某一因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代表:遗传决定论(高尔顿、霍尔);环境决定论(华生);教育万能论(爱尔维修)。

多因素论:重视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多因素论主要有二因素论(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三因素论(遗传、环境、教育)、四因素论(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观点。

(2)内发论,外铄论

内发论:个体的发展是受到一定的生物机制及个体经验结构所控制的,从而呈现出一定的循序渐进的演变阶段,外在环境的影响不能改变这种发展逻辑。代表人物:格赛尔、高尔顿、孟子等。

外铄论:个体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形式。代表人物:洛克,华生、荀子等。

(3)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内外因交互作用论综合前面两种观点,认为个体的发展要依靠内外因的交互作用才可以得到实现。

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选择,主观题】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主观能动性、教育,四个要素配合内外交互。

(1)遗传:物质前提。

(2)环境:必须的外部条件。

(3)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作用。

(4)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题】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答案要点

1.教育能促进主体意识的发展,培养个体合理的自主性。

2.教育能促进个体特征的发展,培养个体的独特性。

3.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题】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答案要点

1.教育促进人的观念社会化。

2.教育促进人的智力和能力社会化。

3.教育促进人的职业和身份社会化。

【2018简答】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答案要点

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4.学校教育通过传授知识培养人,知识有认识价值、实践价值、思想价值、陶冶价值。

5.学校教育对提高人的现代性有显著作用。学校教育交给人们现代化的知识,更培养了现代人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

【2010简答】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的条件。

答案要点

1.从学校教育内部来讲

(1)取决于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的实现程度。

(2)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取决于教育过程中能否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从学校教育外部来讲

(1)取决于社会(社区)影响与学校教育影响一致性、协同性的程度。

(2)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积极配合程度。

【2009辨析】人是教育的产物。

答案要点

错误。

这是一种外铄论的主张,夸大了教育对人发展的影响。它一方面忽视了遗传及成熟等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忽视了人在自身发展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实际上,人的发展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产物,教育只是给个体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专业课.jpg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教育学原理》重点考点: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www.tianrenedu.com.cn 豫ICP备2021029886号-1 营业执照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