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方剂学》第三章 泻下剂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2-10-11 11:19:54  |  关键词: 《方剂学》

  •  
  •  
  •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方剂学》第三章 泻下剂”相关内容,为报考中医专业的考生们提供帮助。更多有关中医综合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第三章 泻下剂

[A型题]

1.大承气汤组成药物中无

A.大黄 B.甘草 C.芒硝 D.枳实

2.十枣汤组成药物中无

A.芫花 B.甘遂 C.大戟 D.甘草

3.不能体现大承气汤的治法的是

A.通因通用        B.上病下取           C.急下存阴           D.增水行舟

4.温脾汤的君药是

A.附子、大黄 B.附子、芒硝 C.大黄、芒硝 D.附子、当归

5.患者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舌淡昔白,脉沉迟。治宜选用

A.大黄附子汤 B.温脾汤 C.济川煎 D.麻子仁丸

6.济川煎组成药物中无

A.大黄            B.当归               C.牛膝               D.肉苁蓉

7.患者自利清水。色纯青,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神倦少气,神昏肢厥。脉虚。治宜选用

A.大承气汤 B.麻子仁丸 C.黄龙汤 D.济川煎

8.麻子仁丸的组成是

A.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白芍、甘草 B.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白芍、蜂蜜

C.调胃承气汤加麻仁、杏仁、白芍、蜂蜜 D.调胃承气汤加麻仁、杏仁、白芍、甘草

9.十枣汤的服用时间宜

A.中午             B.清晨               C.晚上              D.睡前

10.温脾汤组成药物中无

A.大黄 B.附子 C.枳实 D.干姜

11.麻子仁丸组成药物中无

A.麻子仁           B.杏仁               C.赤芍               D.大黄

12.有关大承气汤组成原则的论述,有误的是

A.大黄为君,泻热通便,荡涤胃肠积滞 B.芒硝为臣,软坚润燥,泄热通便

C.枳实为佐,破气消积,除痞 D.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13.大承气汤的主治证不包括

A.热厥属里热积滞者  B.热结旁流证       C.阴虚肠燥证         D.阳明腑实证

14.黄龙汤组成药物中无

A.杏仁 B.当归 C.人参 D.芒硝

15.患者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数。治宜选用

A.小承气汤 B.调胃承气汤 C.黄龙汤 D.大承气汤

16.济川煎的功效是

A.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B.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C.攻逐寒积,温中补虚 D.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17.大承气汤的君药是

A.芒硝 B.大黄 C.枳实 D.厚补

18.患者便秘腹痛,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欠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治宜

A.大承气汤 B.济川煎 C.理中丸 D.温脾汤

19.黄龙汤的功效是

A.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B.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C.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D.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20.具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功效的方剂是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麻子仁丸

21.大承气汤用治热厥证,所体现的治法是

A.通因通用 B.塞因塞用 C.寒因寒用 D.泄可去闭

22.大承气汤的功效是

A.清热凉血 B.峻下热结 C.轻下热结 D.缓下热结

23.温脾汤的功效是

A.温里散寒,行气止痛 B.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C.攻逐寒积,消肿散结 D.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24.下列关于十枣汤服用方法的叙述中,不符合《伤寒论》原方用法要求的是

A.甘遂、大戟、芫花各等分,分别捣为散 B.体质强壮者服一钱匕,瘦弱者服半钱匕

C.用十枚大枣煎汤,纳药末,临卧冷服 D.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25.下列方剂中,组成药物不含大黄的是

A.麻子仁丸 B.温脾汤 C.济川煎 D.黄龙汤


26.黄龙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枳壳 B.玄参 C.当归 D.橘皮

27.大黄牡丹汤中配伍大黄的主要目的是

A.泻热降火解毒 B.泻热凉血止血 C.荡热通便 D.泻除湿热瘀结

28.新加黄龙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党参、丹参、沙参 B.人参、丹参、玄参

C.人参、玄参、海参 D.党参、海参、玄参

29.大黄牡丹汤的功用是

A.解毒消痈,活血祛瘀 B.泻热散结,逐瘀排脓

C.清热解毒,消肿溃坚 D.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30.大黄在大黄牡丹汤中的配伍意义是

A.清热泻火,导热下行 B.清泻瘀热,分利二便

C.荡涤胃肠,泄热泻结 D.泻热除湿,通肠逐瘀

[X型题]

1.生地、麦冬、玄参同用的方剂有

A.清营汤 B.新加黄龙汤 C.养阴清肺汤 D.百合固金汤

2.大黄附子汤的辨证要点包括

A.腹痛便秘 B.胁下偏痛 C.手足不温 D.苔白腻

3.大承气汤的辨证要点包括

A.痞、满、燥、实四症 B.舌红

C.苔黄厚而燥  D.脉沉实

4.组成中含有当归的方剂是

A.济川煎 B.黄龙汤 C.新加黄龙汤 D.败毒散

5.慎用或禁用泻下剂的是

A.年老体弱         B.孕妇               C.产后               D.适逢经期

6.大承气汤的主治证包括

A.阳明腑实证 B.热结旁流证

C.热厥属里热实证 D.痉病或发狂属里热结实证者

7.大承气汤和黄龙汤中共有的药物是

A.大黄 B.人参 C.芒硝 D.枳实

8使用十枣汤应注意

A.三味主药为散,大枣煎汤送服 B.清晨空腹服用

C.服药得快利后,宜食糜粥以保养脾胃 D.年老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9.取大黄泄热通便之功的方剂是

A.温脾汤           B.大承气汤           C.麻子仁丸          D.黄龙汤

10.温脾汤组成中无

A.枳实             B.白芍              C.干姜              D.附子

11.温脾汤的功效是

A.泄热逐水 B.攻下寒积 C.温肾益精 D.温补脾阳

12.下列方剂中。具有温阳健脾作用的有

A.健脾丸 B.归脾汤 C.温脾汤 D.实脾散

13.济川煎中配伍当归的用意有

A.补血润燥         B.活血化瘀           C.润肠通便           D.下气止逆

14.济川煎主治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大便秘结 B.头目眩晕 C.腰膝酸软 D.小便清长

15.新加黄龙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大黄、芒硝、甘草                     B.厚朴、积实、大枣

C.当归、人参、生姜汁 D.生地、麦冬、玄参

16.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枳实、厚朴 B.大黄、杏仁 C.芍药、当归 D.牛膝、桃仁

17.十枣汤适用于

A.悬饮,症见心下痞硬,干呕短气者

B.实水,症见一身悉肿,腹胀喘满,二便不利者

C.痰饮,症见脐下悸动,短气而咳者

D.皮水,症见一身悉肿,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者

题库答案

[A型题]

1.B2.D3.D4.A5.C6.A7.C8.B9.B10.C11.C12.D13.C14.A15.D16.D17.B18.D19.B20.D21.D22.B23.B24.C25.C26.C27.D28.C29.D30.D

[X型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C

5.ABCD

6.ABCD

7.ACD

8.ABCD

9.BCD

10.AB

11.BD

12.CD

13.AC

14.ABCD

15.ACD

16.AB

17.AB

精选解析

[A型题]

1.大承气汤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2.十枣汤组成:芫花、甘遂、大戟、大枣。

6.济川煎的组成: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

8.麻子仁丸组成:麻子仁、枳实、芍药、厚朴、大黄、杏仁、蜂蜜。小承气汤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调胃承气汤组成、大黄、甘草、芒硝。

10.温脾汤的组成:大黄、人参、甘草、干姜、附子。

11.麻子仁丸(脾约丸)组成:麻子仁、芍药、积实、大黄、厚朴、杏仁。

14.黄龙汤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当归、人参。

16.济川煎的功效:温肾益精,润肠通便。19.黄龙汤的功效:攻下热结,益气养血。20.麻子仁丸的功效:润肠泄热、行气通便。22.大承气汤的功效:峻下热结。

23.湿脾汤的功效: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24.十枣汤(《伤寒论》)组成: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用法:三味等分,各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现代用法:上三味等分为末,或装人胶囊,每服0.5~1g,每日l次,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清晨空腹服。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功用:攻逐水饮。

25.温脾汤组成:大黄、人参、甘草、干姜、附子。

黄龙汤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当归、人参。麻子仁丸组成:麻子仁、枳实、芍药、厚朴、大黄、杏仁、蜂蜜。济川煎(《景岳全书》)组成:当归、牛膝、肉从蓉、泽泻、升麻、枳壳。

26.黄龙汤(《伤寒六书》)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人参、当归、甘草、生姜、大枣、桔梗。

27.大黄牡丹汤,君:大黄——泻热通便,活血祛瘀;桃仁——破血祛瘀。大黄、桃仁配伍,泻热破瘀之力更强。臣:芒硝——泻热导滞,软坚散结,助大黄荡涤肠中湿热;牡丹皮——凉血化瘀,助桃仁活血祛瘀。佐使:冬瓜仁——清肠利湿,排脓散结。

28.新加黄龙汤组咸:大黄、芒硝、甘草、玄参、海参、当归、人参、生姜汁、生地、麦冬。

29.大黄牡丹汤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30.大黄牡丹汤荡涤肠间湿热蕴结之毒。意在泻肠中湿热,祛肠之瘀血。

[X型题]

1.清营汤组成:犀角(现用水牛角)、生地黄、玄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银花、黄连、连翘。新加黄龙汤组成: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合增液汤(玄参、生地、麦冬),加人参、海参、当归、生姜汁而成。养阴清肺汤组成:生地黄、麦冬、生甘草、玄参、贝母、牡丹皮、薄荷、白芍。百合固金汤组成:百合、生地黄、熟地黄、当归身、芍药、甘草、贝母、麦冬、桔梗、玄参。

12.①健脾丸:健脾和臂,消食止泻。②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③温脾汤:攻下冷积,温补脾阳。本方为治疗脾阳不足,寒积中阻的常用方。④实脾散;温阳健脾,行气利水。本方为治疗脾肾阳虚水肿之常用方。

13.济川煎方中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功能温肾益精,暖腰润肠,为君药。当归补血润燥,润肠通便;牛膝补益肝肾,壮腰膝,性善下行,共为臣药。枳壳下气宽肠而助通便;泽泻渗利小便而泄肾浊;妙用升麻以升清阳,清阳升则浊阴自降,相反相成,以助通便之效,以上共为佐药。诸药合用,既可温肾益精治其本,又能润肠通便以治标。用药灵巧,补中有泻,降中有升,具有“寓通于补之中,寄降于升之内”的配伍特点。

14.济川煎主治肾虚便秘。症见大便秘结,头目眩晕,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

15.新加黄龙汤组成:大黄、芒硝、甘草、玄参、海参、当归、人参、生姜汁、生地、麦冬。

16.麻子仁丸组成: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

17.十枣汤主治:①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等;②水肿。一身悉肿,尤以下半身为重。

专业课.jpg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方剂学》第三章 泻下剂”,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