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方剂学》第四章 和解剂(2)”相关内容,为报考中医专业的考生们提供帮助。更多有关中医综合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精选解析
[A型题]
2. 蒿芩清胆汤的功效: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4.逍遥散的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5.蒿芩清胆汤组成:青蒿、淡竹茹、半夏、赤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
8.小柴胡汤组成:柴胡、半夏、黄芩、人参、甘草、大枣、生姜。
10.逍遥散《和剂局方》组成:柴胡9g、当归9g、白芍9g、白术9g、茯苓9g、炙甘草5g、生姜少许、薄荷少许。
11.半夏泻心汤的功效:平调寒热,散结除痞。
15.四逆散的功效: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19.半夏泻心汤组成:半夏、黄芩、人参、甘草、大枣、黄连、干姜组成。
20.四逆散组成:柴胡、芍药、枳实、甘草。
22.痛泻要方组成:白术、芍药、防风、陈皮。
27.痛泻要方的功效: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30.败毒散组成为人参、川芎、甘草、茯苓、羌活、独活、枳壳、桔梗、柴胡、前胡。
36.小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生姜三两(切),大枣12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37.①清骨散:清虚热,退骨蒸。②秦艽鳌甲散:滋阴养血,清热除蒸。③当归六黄汤: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主治阴虚火旺之盗汗证。症见发热盗汗,面赤心烦,口干唇燥,便结溲黄,舌红,脉数。④大补阴丸:滋阴降火。主治阴虚火旺证。症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38.四逆散(《伤寒论》)功效:透邪解郁,疏肝理脾。辨证要点:本方原治阳郁厥逆证,后世多用作疏肝理脾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手足不温,或胁肋、脘腹疼痛,脉弦为辨证要点。加减变化:若咳者,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散寒止咳;悸者,加桂枝以温心阳;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小便;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以散里寒;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以通阳散结;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以理气解郁;有热者,加栀子以清内热。
40.逍遥散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症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神疲食少,脉虚弦。
[B型题]
(1~2题)凉膈散中连翘轻清透散,长于清热解毒,透散上焦之热,故重用以为君。配黄芩以清胸膈郁热;山栀通泻三焦,引火下行;大黄、芒硝泻火通便,以荡涤中焦燥热之内结,共为臣药。薄荷清头目,利咽喉;竹叶清上焦之热,均为佐药。使以甘草、白蜜,既能缓和硝、黄峻泻之力,又能生津润燥,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共奏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之功。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清上与泻下并行,但泻下是为清泄胸膈郁热而设,所谓“以泻代清”,其意在此。牡蛎散和玉屏风散均可用治卫气虚弱,胰理不固之自汗。但牡蛎散补、敛并用而以固涩为主,为收敛止汗的代表方,善治体虚卫外不固,又复心阳不潜之自汗、盗汗。玉屏风散则以补气为主,以补为固,属于补益剂,且黄芪、防风相配,补中寓散,故宜于表虚自汗或虚人易感风邪者。
(3-4题)①仙方活命饮:方中金银花味甘性寒,最善清热解毒疗疮,前人称之为“疮荡圣药”,故重用为君。然单用清热解毒,则气滞血瘀难消,肿结不散,故又以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行气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共为臣药。疮疡初起,其邪多羁留于肌肤腠理之间,更用辛散的白芷、防风相配,通滞而散其结,使热毒从外透解;气机阻滞每可导致液聚成痰,故配用贝母、花粉清热化痰散结,可使脓未成即消;山甲、皂刺通行经络,透脓溃坚,可使脓成即溃,均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煎药加酒者,借其通瘀而行周身,助药力直达病所,共为使药。②当归四逆汤:以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重用大枣,既合当归、白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太过,伤及阴血。
(5-6题)半夏泻心汤组成: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甘草。乌梅丸组成: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黄柏、人参。
(7一8题)半夏泻心汤组成: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大枣;功效:和胃降递,开结除痞。枳实消痞丸组成:干生姜、炙甘草、麦芽曲、白茯苓、白术、半夏曲、人参、厚朴、枳实、黄连;功效:行气消痞,健脾和胃。
(9~10题)防风通圣散的功用是疏风解表,清热通便。葛根芩连汤的功用是解表清里,升清止泻。
(11~12题)大柴胡汤组成为柴胡、黄芩、大黄、枳实、芍药、半夏、生姜、大枣。凉膈散组成为朴硝、大黄、栀子、连翘、黄芩、甘草、薄荷。
(13~14题)四逆散透邪解郁,疏肝理脾。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和营。痛泻要方补脾柔肝,祛湿止泻。复元活血汤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X型题]
12. (1)半夏泻心汤,君:半夏——辛开散结以除痞;和胃降逆。臣:干姜——温中散寒(合半夏辛温开结以除寒);黄连、黄芩——清降泄热(两药苦寒降泄以除热)。君臣配伍,寒热并用以平调寒热;辛开苦降以散结消痞。佐:人参、大枣、炙甘草——补益脾胃;防温燥、苦寒药伤中。使(兼):炙甘草——调和诸药。配伍特点:①寒热并用以和阴阳〔半夏、干姜配伍黄芩、黄连);②苦辛并进以调升降(半夏、干姜配伍黄芩、黄连);③补泻兼施以顾虚实(人参、大枣、炙甘草)。(2)枳实消痞丸,君:枳实——行气消痞。臣:厚朴——下气除满。君臣相合,增强行气消痞除满之功。佐:黄连——清热燥湿;半夏曲——和胃散结;干姜——温中散寒。黄连、半夏曲与干姜辛开苦降、平调寒热,助君、臣药消痞除满。麦芽曲——消食和胃;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使(兼):炙甘草调和诸药。配伍特点:①消补兼施,以消为主;②温清并用,以清为主。(3)小陷胸汤,主治:伤寒在表,误用攻下,以致邪热内陷,热灼液为痰,面成痰热互结心下之小结胸病。由于病邪轻浅,仅在心下,见心下痞满,按之则痛,不按不痛。本方的配伍特点为辛开苦降,润燥相得。以瓜蒌之润制半夏之燥,共奏清热润燥涤痰之效;黄连之苦降,半夏之辛散,辛开苦降,清热涤痰,调畅气机,除痰热之结。(4)连朴饮,君: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泻;厚朴——行气化湿,消痞除闷。连、朴相配,使气行湿化,湿去热清,升降复常。臣:芦根——清热除烦止呕;菖蒲一 芳香化浊;半夏——燥湿和胃降逆。夏、蒲相配,化湿和中,降逆止呕。佐:栀子、淡豆豉——清宣胸脘郁热以除烦闷。
13. 四逆散中配伍柴胡的目的:①升发阳气,疏肝解郁;②合枳实升降调气;③合芍药疏肝理脾。
14. 大柴胡汤组成为柴胡、黄芩、大黄、枳实、芍药、半夏、大枣、生姜;小柴胡汤组成为柴胡、半夏、黄芩、人参、甘草、大枣、生姜。
15.半夏泻心汤是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而成,其配伍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之法。方中半夏、干姜辛开散寒结,温胃止呕;黄连、黄芩苦降泄热结,清肠止泻。
17.痛泻要方具有补脾泻肝的功用;四逆散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功用,二方属于和解剂。甘露消毒丹属于祛湿剂,普济消毒饮属于清热剂。
18.四逆散组成: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健脾丸组成:四君子汤、焦三仙、肉豆蔻、木香、砂仁、陈皮、黄连。
19.小柴胡汤组成为柴胡、半夏、黄芩、人参、甘草、大枣、生姜;大建中汤组成为人参、蜀椒、干姜、饴糖。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方剂学》第四章 和解剂(2)”,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