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教育学原理》重点考点:第九章 德育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2-10-11 14:27:39  |  关键词: 《教育学原理》

  •  
  •  
  •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教育学原理》重点考点:第九章 德育"相关内容,为报考教育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帮助。更多有关教育学综合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第九章 德育

新增考点:

1. 奖赏与惩罚

2. 协同育人

 

考查题型:选择题,主观题

1.德育过程的规律【主观】

(1)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①道德活动是外部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品德的基础

②品德的发展是在学生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

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道德活动

(1)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

①注重全面性,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②注重多开端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注重针对性,对知情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3)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①自我教育能力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学生品德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德育的任务就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道德主体。

②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期望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所构成的。

③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大致是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到他律又从他津发展到自律再从自律走向自由

2.德育途径【主观】

德育的途径包括直接的道德教学和间接的道德教育两个方面。

(1)直接的道德教学。即开设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如果教法得当,可以促进学生道德能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

(2)间接的道德教育。间接的道德教育是在学科教学、学校与课程管理、辅助性服务工作和学校集体生活等各个层而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学校间接的道滤教育途径主要有:①教学育人。道德课程以外的其他课程,如语文课等。②指导育人。如班主任谈话、职业指导、就业讲座、心理咨询等。③管理育人。如校风建设、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守则等。④活动育人。如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少先队活动等。⑤环境育人。如校园环境建设等。

3.德育模式【选择】

体谅模式

代表人物:麦克菲尔

观点: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该模式有一套颇具特色的系列教科书《生命线》,并有教师指导用书《学会关心》。因此,体谅模式又称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

(1)学校道德教育的首要职责是满足与人友好相处、爱和被爱的基本需要。

(2)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关心人和体谅人。

(3)学校道德教育重要方法是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

【2015年,第9题】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中所使用的人际或社会问题情境教材是(B)

A.《学会关心》       B.《生命线》

C.《中学道德教育》      D.《社会与道德教育》

【2016年,第11题】体谅模式创立者围绕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人际与社会问题,编制一套《生命线》情景教材,发展青少年人际与社会技能,这套教材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A)

A.设身处地、证明规则、你怎么办   B.敏感情性、证明规则、你期望什么

C.敏感情性、你期望什么、你怎么办   D.证明规则、你期望什么、你怎么办

【2010年,第11题】根据体谅模式,下述教例中对情境问题作出了成熟反应的学生是(D)

教师:如果你同别人说话时,一个你认识的人不停地插嘴并且试图改变话题,你怎么办?

学生甲:躲开他,然后继续我们的谈话。

学生乙:让他加入我们的谈话,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学生丙:告诉老师,老师会批评他。

学生丁:也许是我们冷落了他,既然他想加入进来,就一起聊好了。

学生戊:也许我们的话题使他不安,既然他想改变话题,就别当着他的面说这个话题了。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丁和戊

【2012年,第9题】体谅模式与其他德育模式的区别在于(A)

A.把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

B.把道德认知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C.把道德行为学习放在中心地位

D.把道德价值观念的获得放在中心地位

【2013年,第9题】为避免灌输与说教而大量使用道德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角色认取(roletaking)和主动思考的德育模式,除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外,还有(A)

A.体谅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集体教学模式

【2014年,第9题】体谅模式使用诸如有人在乘车时不停地跟司机说笑话,接着可能发生什么?之类的人际互动情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经验,续写故事或画连环画,分组合作编写和表演情景剧,其直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D)

A.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客观评价他人的处境和需求

B.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感受他人的处境和需求

C.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

D.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

【2019年,第12题】谢老师在班会上问学生:有个同学在上课时对老师说了不敬的话,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学生们自由发言,说出了各种可能的师生互动方案。谢老师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表演其中一种方案,全班学生边看边评议各组演的像不像。谢老师这一做法属于(B)

A.认知发展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价值澄清模式

【2017年,第3题】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作为核心理论的是(A)

A.价值澄清模式  B.认识发展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集体教育模式

【2009年,第10题】发现并重视团体生活对个人道德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的德育模式是(B)

A.集体教育模式  B.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体谅模式

专业课.jpg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教育学原理》重点考点:第九章 德育”,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www.tianrenedu.com.cn 豫ICP备2021029886号-1 营业执照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