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400-6239-993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2-11-15 15:21:25  |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  
  •  
  •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相关内容,为报考教育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帮助。更多有关教育学综合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第八章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考查题型:选择题,主观题

1.多元智力理论选择主观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1)语言智力:人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2逻辑-数学智力:对逻辑结构关系的理解、推理、思维表达能力。

3音乐智力:个人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

4空间智力: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的准确感受和表达能力。

5身体-运动智力:人的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和运动的力量、速度、灵活性等。

6人际关系智力:对他人的表情、说话、手势、动作的敏感程度以及对此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

7自我认识智力: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

8自然观察智力:辨认出他或她生活环境中存在的大量物种,包括植物和动物,并对它们加以分类的能力。

评价:

多元智力理论突破了传统的智力范畴,提出了多维智力的理念,并相应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的思考,提出了一个新的教育观——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

既注重神经生理学证据,又不忽视社会文化作用,也使得其理论更具说服力。

因此,其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对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2.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主观

乔纳森把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总结为以下几个环节:

1)厘清问题及其情境限制

①解决者需要确定问题是否真的存在。

②问题解决者要查明问题的实质。

③厘清问题时,问题解决者还要反思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

2)澄清、明确各种可能的角度、立场和利害关系

在初步厘清了问题的性质之后,问题的解决者还需要进一步考虑问题中的多种可能性,从多个角度、不同立场来看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把各个侧面、各个角度结合起来,看哪种理解方式最有意义,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解决者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理解方式出发,从问题的条件和原因出发,来推论问题的解决办法。对问题情境的不太理解会导致不同的解法和思路。

4)评价各种方法的有效性

寻找一种在各种解决法中最为可取的解决方案。解决者要为自己确定的解法提供证据,用有力的、充分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判断。

5)对问题表征和解法的反思监控

所有问题解决都需要元认知监控,包括对解决过程的计划、对理解状况的监察、对解法的评价等。在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的过程中,由于问题更为开放,更为复杂,监控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6)实施、监察解决方案

问题解决者需要认真监察问题的效果,看能否达到期望的目标,满足不同方面的要求,以及是否还有更有效、更便捷的解决方案等。

7)调整解决方案

问题解决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针对问题解决结果的反馈信息,解决者需要调整解决方案,或者改变理解问题的方式和思路。在找到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后,还需要反思解题思路,总结出这种解决方法对其他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启示。

3.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选择主观

(1)有关的知识经验

有关知识经验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如果个体有与问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则可以促进问题的表征和解答,只有依据有关的知识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选择途径和方法。

(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智力水平是影响问题解决极其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讲,智力水平高的学生,解决问题易成功;智力水平较低的学生,问题解决方面较为困难。这是因为智能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信息加工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影响问题解决。

人们解决问题的动机直接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定限度内,动机强度和问题解决的效果成正比,即动机越强,效果越好;但超过一定限度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为动机过强容易导致人心理紧张,从而降低问题解决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因此,在程度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要力求使学生保持适度的唤醒水平和动机状态。

3)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问题情境:个体面临的刺激与其已有知识结构之间形成的差异。

问题表征:对问题呈现的内化,是关于问题呈现的内在心理状态。对问题的表征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到问题解决的难易和速度。

4)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思维定式: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做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思维定式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是相似性起主导作用时,由旧问题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利于新问题的解决;当差异性起主导作用时,往往有碍于新问题的解决。

功能固着: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它往往影响人们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功能。

5)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原型启发:通过与假设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东西,来启发人们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原型能起到启发作用的原因在于原型与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或相似处。

酝酿效应:反复探索一个问题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搁置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星期之后,由于某个契机突然产生灵感,使梦寐以求、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迎刃而解。

4.专家与新手的比较研究选择主观

【2019年简答】简述新手专家转变过程中知识发生改变的主要特征。

(1)知识的程序化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变。

(2)学会使用知识从学会使用单个知识到学会对多个知识的综合性使用。

(3)对问题有更为抽象、深层的表征。

(4)对问题具有更多、更大的记忆组块。

5.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选择主观

1)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问题解决的前提在于学生掌握了足够数量的知识,并在自身内部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即知识掌握的高效化。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督促学生广泛阅读,汲取知识,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按照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准则塑造知识结构体系。

2)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

分析问题的构成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学生通过识别有效信息,理解关键信息,完成问题的表征与分类,以便牢固地把握问题的目的和主要情境,从而高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养成系统分析的习惯,把握问题解决的规律。同时,教师不能让学生盲目尝试错误练习,更不能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

3)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课题或项目设计等为学习载体,以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的学习方式。研究发现儿童天生就是探究者,探究是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而研究性学习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从个人兴趣出发主动积极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4)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

帮助学生习得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方式,其中启发式策略最能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因为一般的启发式策略能适用于较广的范围和领域,并可以转化为具体学科的思维方法。

5)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形成一种自由探究的气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假设,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追求真知。

6.创造性主观

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品质。

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1)营造鼓励创造的环境

就学校和家庭教育环境而言,首先,倡导民主式的教育和管理,给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自由;其次,改革考试制度,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干自己想干的事;再次,增加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最后,为学生提供创造性人物的榜样。

2)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

首先,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使教师形成理解并鼓励学生的创造,把培养创造性作为一种教学目标等现代教育理念;其次,教给教师必要的创造技法和思维策略,提高他们自身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再次,为教师提供比较明晰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关于创造性的操作定义、相应的评价标准和程序、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技能;最后,教师自身应该不断学习创造性的心理学知识,有意识地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并在教学中熟练运用。

3)发展和培养创造思维

注意加强直觉和灵感等非逻辑思维的培养:加大思维的前进跨度,提倡大步骤思维,培养思维的跳跃能力;加大思维的联想跨度,养成学生敢于把人们容易忽略的、习惯上认为毫不相干的、表面上看微不足道的问题联系起来;加大转换跨度,引导学生打破固有思路;给学生大胆探索与推测的体会。

4)开设创造课程,教授创造技法

创造技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系统探求法;联想类比法;组合创新法;对立思考法;转换思考法。

5)塑造创造人格

须注意以下几点:保护好奇心;解除对错误的恐惧心理,培养挑战性和冒险性;鼓励独创性和多样性。

【2010年辨析】智力是创造力的充要条件。

答案要点

错误。

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来看,高智力者,创造力可低;低智力者创造力一定低。反过来看:高创造力者,智力较高;低创造力者,智力可高可低。

智力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创造力还受到知识、人格特征、动机等因素的影响。


专业课.jpg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3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400-6239-993
Copyright©2006-2020 www.tianrenedu.com.cn 豫ICP备2021029886号-1 营业执照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