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知觉的特性”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选择性
1.定义
知觉选择性指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背景。例如:两歧图。
2.影响因素
(1)客观:对象和背景间的差异、对象的活动性、对象特征。
(2)主观:有无明确目的或态度、定势、兴趣等。
知觉定势是指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面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的现象。
(二)知觉整体性
1.定义
知觉整体性指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2.影响因素
(1)刺激物的结构,包括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
(2)个体的知识经验。
3.作用
大大提高了人知觉事物的能力,整体知觉会抑制个别成分(部分或细节)的知觉。
(三)知觉理解性
1.定义
知觉理解性指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根据已知线索,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进行检验,最后对知觉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的特性。
2.影响因素
(1)个体以往经验。
(2)词语的作用。
(3)动机与期望、情绪与兴趣,以及定势等。
3.作用
(1)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
(2)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
(3)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四)知觉恒常性
1.定义
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物理刺激变化而知觉保持稳定的现象。
2.影响因素
(1)视觉线索。
(2)知识经验。
3.种类
(1)形状恒常性。
(2)大小恒常性。
(3)明度恒常性。
(4)颜色恒常性。
(5)方向恒常性。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知觉的特性”,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