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时间知觉”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指对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时间知觉的四种形式
(1)对时间的分辨。
(2)对时间的确认。
(3)对持续时间的估量,被试在3秒时估计最准确。
(4)对时间的预测。
2.时间知觉依据
(1)根据自然界周期性的变化。
(2)计时器提供的信息。
(3)人体生理和心理周期性的变化。
3.影响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
(2)一定时间内事件的数量和性质
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把时间估计得越短;事件的数量越少,性质越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越长。但是在回忆往事时,情况正好相反。同样时间内的经历,经历越丰富,越觉得时间长;经历越简单,越觉得时间短。
海克斯的扑克牌实验证明了伴随活动的数量和性质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3)个体的兴趣与情绪
人们对感兴趣的事情,觉得时间过得快;对厌恶的事情,觉得时间过得慢。在期待某种事情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对不愿出现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时间知觉”,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