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运动知觉”相关内容,为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脑对物体运动特性的反映,指对空间中物体运动特性的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1.真动知觉
对物体本身真正的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刚刚被觉察的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最小视觉范围(角速度),叫运动知觉的下阈限。
2.似动知觉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的主要形式有:
(1)动景运动(最佳运动或φ运动)
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和时间相继呈现时,会看见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运动。例如电影、电视等。
(2)诱发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例如:浮云的运动,让人们看到月亮动,而云是静止的。
(3)自主运动
注视暗室中的光点会感觉它在动。
(4)运动后效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的物体,会感觉它向相反方向运动。例如:注视完瀑布之后再看静止的田野,会觉得田野上的一切向上飞动。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运动知觉”,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专业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