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教育心理学考点精讲: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0-04-08 13:10:27  |  关键词:

  •  
  •  
  •  

教育心理学考点精讲: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第二节 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社会规范的遵从★★★

社会规范的遵从及类型

1.含义

社会规范的遵从一般指行为主体在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的认识和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现象

2.类型

遵从现象可以分为从众与服从两种类型前者是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后者是指主体对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

特点

遵从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也是进一步内化的基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被动性工具性和情境性

作用

1是社会规范接受及品德形成的初级阶段

2在个体社会规范接受及品德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杜会规范的认同★★★

含义与类型

1.含义

社会规范的认同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指行为主体在认识情感与行为上对规范趋一致从而自愿接受社会规范的现象

2.类型

社会规范的认同可分为偶像认同与价值认同两种基本类型前者指个体出对某人或团体的崇拜仰慕等趋同心理而产生的认同现象后者指个体出对规范本身的意义及必要性的认识而发生的对规范的认同现象

特点

认同作为一种区别遵从的社会规范接受水平具有以下特点

A.自觉性

偶像认同是出于对规范的体现者榜样或偶像的崇拜或仰慕等趋同情感发生的价值认同是出对规范本身的必要性认识而产生的无论是偶像认同还是价值认同均出于主体自愿

B.主动性

无论是偶像认同还是价值认同认同的发生是主体内部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的趋势而非奖励或惩罚等外部压力因此是主动发起的有选择性的而不是被动地取决情境

C.稳定性

认同是建立在对榜样或偶像的情感趋同或对规范本身的必要性认识基础上的这种个体内部的心理因素不会随情境而改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作用

认同是社会规范接受及品德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其重要性首先表现为认同是一种较高的接受水平其次是规范内化的深入阶段第三是确立自觉遵从态度的开端

然而认同不是社会规范接受和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动机系统不够稳定认同阶段不够完整等

社会规范的内化★★★

含义

社会规范内化是规范的一种高级接受水平或高度遵从的态度是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社会规范的内化表现为主体的规范行为的动机是以规范本身的价值信念为基础其规范行为是由社会规范的价值信念所驱动的

特点

社会规范的内化行为是一种高水平的接受和遵从态度因而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坚定性

作用

内化在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很高的地位具体来说

A.从规范的接受意义方面来说规范的内化行为不仅接受了规范本身的含义同时也接受了规范的价值及价值观由此可见内化达到了最高的接受水平

B.从遵从的态度机制的确立来看在内化阶段主体不仅能依据规范做出合乎规范要求的行为同时对规范的依据或价值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与情感体验在内化阶段作为遵从态度的内在机制已经确立起来了

C.从规范的内化意义上来看内化行为的产生标志着行为主体的外在要求已经转化为行为主体的内在需要内化过程最终完成

规范的内化标志着相应品德的形成因为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就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及迁移过程就是对规范的遵从态度的确立过程就是规范的内化过程

◆易出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